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9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2
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现有房屋结构重量重且造价高,加工难度高且安装过程复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架体和支撑件,主架体包括两个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横梁并列倾斜设置,两个横梁的高端相连接,两个横梁的低端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立柱,每个立柱与其对应的横梁端部固定连接,横梁为等横截面横梁,立柱为等截面柱体,支撑件包括梁用加腋件和端角加腋件,梁用加腋件设置在两个横梁的高端处,每个横梁与其对应的立柱之间设置有端角加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轻工业厂房、仓库类建筑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这种结构历史悠久,计算理论成熟可靠,深受各大设计公司和建设公司的认可,使用广泛。相对于冶金等重型工业厂房,这种结构形式被称之为轻钢结构,但是其核心构件仍然为热轧H型钢,钢板厚度均在8mm以上,重量并不轻,所谓轻钢、重钢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国家标准图集为例,15米跨度的最轻门式刚架为977公斤,接近一吨,一栋普通仓库的主体结构算下来也要有数十吨之多。导致H型钢形成的门式刚架因重量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始终没能有效解决,主要问题为重量大导致加工过程中翻动不易,进而导致开孔等细微之处的加工精度会降低,还有超长超重运输,如安装必须吊车配合,如因精度不够而导致现场焊接给后期拆卸带来困难。此外,多年的实践证明,门式刚架结构的涂漆和防腐都是难以根除的顽疾,是影响建筑物寿命的最重要因素。再次,门式刚架结构的保温层都在主体结构外侧,由于外板和次结构的挤压导致局部保温材料膨松度不足,保温性能比设计预期相差很多。总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和支撑件,主架体(1)包括两个横梁(2)和两个立柱(3),两个横梁(2)并列倾斜设置,两个横梁(2)的高端相连接,两个横梁(2)的低端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立柱(3),每个立柱(3)与其对应的横梁(2)端部固定连接,横梁(2)为等横截面横梁,立柱(3)为等截面柱体,支撑件包括梁用加腋件和端角加腋件,梁用加腋件设置在两个横梁(2)的高端处,每个横梁(2)的低端与其对应的立柱(3)之间设置有端角加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和支撑件,主架体(1)包括两个横梁(2)和两个立柱(3),两个横梁(2)并列倾斜设置,两个横梁(2)的高端相连接,两个横梁(2)的低端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立柱(3),每个立柱(3)与其对应的横梁(2)端部固定连接,横梁(2)为等横截面横梁,立柱(3)为等截面柱体,支撑件包括梁用加腋件和端角加腋件,梁用加腋件设置在两个横梁(2)的高端处,每个横梁(2)的低端与其对应的立柱(3)之间设置有端角加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角加腋件为端角用三叉支撑体(4)或压杆(11),当端角加腋件为端角用三叉支撑体(4)时,端角用三叉支撑体(4)包括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和两个三叉式连接片(4-4),第一支撑杆(4-1)的一端、第二支撑杆(4-2)的一端和第三支撑杆(4-3)的一端通过两个三叉式连接片(4-4)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4-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柱(3)上,第二支撑杆(4-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横梁(2)与立柱(3)之间,第三支撑杆(4-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横梁(2)上;当端角加腋件为压杆(11)时,压杆(11)倾斜设置在横梁(2)与立柱(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型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用加腋件为拉杆(10)或立式三叉支撑体(12),当梁用加腋件为拉杆(10)时,拉杆(10)水平设置在两个横梁(2)之间;当梁用加腋件为立式三叉支撑体(12)时,立式三叉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柱(12-1)和两个第一斜杆(12-2),第一支撑柱(12-1)竖直设置在两个横梁(2)的高端处,两个第一斜杆(12-2)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2-1)的两侧,每个第一斜杆(12-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2-1)固定连接,每个第一斜杆(12-2)的另一端与其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青李娜韩昶宋歧富宫占龙刘婷婷李丽娟郭佳斌赵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