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9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该节点包括两个竖向槽钢和钢连梁,以及预埋在剪力墙墙肢中的四块预埋板。所述钢连梁布置在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之间。每个剪力墙墙肢中预埋有两块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埋入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抗剪连接件,伸出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同一剪力墙墙肢的两块预埋板包夹出竖向槽钢容置空间。该节点解决工程中不易安装痛点问题。所有钢连梁‑剪力墙节点的连接螺栓分别位于两个平面内,大大简化预埋板孔洞定位和尺寸估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以保护生命为首要目标,通过延性设计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甚至倒塌,为逃生提供可能。在延性设计中,主要是通过抗侧力构件的塑性变形来实现耗散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目的。这导致结构构件产生严重损伤和较大残余变形,使结构难以修复而失去使用功能。结构功能的中断对于震后恢复产生极大地影响,甚至会造成一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其重要的发展趋势由防止结构倒塌逐渐转到结构的可控性和可恢复性当中。联肢剪力墙体系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侧力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连梁是地震作用下联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元件,是延性剪力墙结构的第一道抗震设防和震害集中位置。钢筋混凝土连梁耗能能力低,且震后难以修复。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始采用钢连梁代替钢筋混凝土连梁,并将钢连梁和联肢剪力墙墙肢中的预埋件进行连接,实现提高连梁耗能能力和实现连梁可更换的双重目的。由于结构在自重下存在不均匀沉降和结构震后存在允许的侧向残余变形,如何能保证钢连梁能够和联肢剪力墙墙肢中的预埋件进行精准连接,提高钢连梁的易更换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包括两个竖向槽钢和钢连梁,以及预埋在剪力墙墙肢中的四块预埋板。所述钢连梁布置在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之间。每个剪力墙墙肢中预埋有两块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埋入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抗剪连接件,伸出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同一剪力墙墙肢的两块预埋板包夹出竖向槽钢容置空间。所述竖向槽钢包括两块翼缘以及连接在两块翼缘之间的腹板。所述竖向槽钢的翼缘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两个竖向槽钢槽口相对。每个竖向槽钢布置在对应竖向槽钢容置空间中。所述钢连梁布设在两个竖向槽钢之间。所述钢连梁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竖向槽钢的槽口中。所述竖向槽钢的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槽钢与钢连梁相接触部位通过角焊缝连接。进一步,所述抗剪连接件选用栓钉、槽钢或角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A.提出的后制作技术解决工程中不易安装痛点问题;B.所有钢连梁-剪力墙节点的连接螺栓分别位于两个平面内,大大简化预埋板孔洞定位和尺寸估计。附图说明图1为节点结构示意图;图2为节点立面图;图3为A-A剖视图;图4为B-B剖视图;图5为C-C剖视图;图6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示意图。图中:预埋板1、抗剪连接件101、螺栓孔102、竖向槽钢2、钢连梁3、剪力墙墙肢4、三维激光扫描仪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包括两个竖向槽钢2和钢连梁3,以及预埋在剪力墙墙肢4中的四块预埋板1。所述钢连梁3布置在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4之间。每个剪力墙墙肢4中预埋有两块预埋板1。所述预埋板1埋入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抗剪连接件101,伸出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102。同一剪力墙墙肢4的两块预埋板1包夹出竖向槽钢容置空间。所述竖向槽钢2包括两块翼缘以及连接在两块翼缘之间的腹板。所述竖向槽钢2的翼缘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两个竖向槽钢2槽口相对。每个竖向槽钢2布置在对应竖向槽钢容置空间中。所述钢连梁3布设在两个竖向槽钢2之间。所述钢连梁3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竖向槽钢2的槽口中。所述竖向槽钢2的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板1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槽钢2与钢连梁3相接触部位通过角焊缝连接。参见图6,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5获取主体结构安装完毕后或震后预埋板1的实际位置点云数据。对预埋板1上的平面圆孔进行提取。获取孔洞边缘点、拟合圆孔并修正圆孔半径。根据螺栓孔102的位置重新定位竖向槽钢2的螺栓孔并确定钢连梁3的尺寸。制作竖向槽钢2和钢连梁3,并将竖向槽钢2和钢连梁3焊接固定。定位钢连梁3,将竖向槽钢2与预埋板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有效地解决工程中不易安装痛点问题,且所有钢连梁-剪力墙节点的连接螺栓分别位于两个平面内,大大简化后制作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槽钢(2)和钢连梁(3),以及预埋在剪力墙墙肢(4)中的四块预埋板(1);/n所述钢连梁(3)布置在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4)之间;每个剪力墙墙肢(4)中预埋有两块预埋板(1);所述预埋板(1)埋入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抗剪连接件(101),伸出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102);同一剪力墙墙肢(4)的两块预埋板(1)包夹出竖向槽钢容置空间;/n所述竖向槽钢(2)包括两块翼缘以及连接在两块翼缘之间的腹板;所述竖向槽钢(2)的翼缘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两个竖向槽钢(2)槽口相对;每个竖向槽钢(2)布置在对应竖向槽钢容置空间中;所述钢连梁(3)布设在两个竖向槽钢(2)之间;所述钢连梁(3)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竖向槽钢(2)的槽口中;所述竖向槽钢(2)的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板(1)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槽钢(2)与钢连梁(3)相接触部位通过角焊缝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连梁-剪力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槽钢(2)和钢连梁(3),以及预埋在剪力墙墙肢(4)中的四块预埋板(1);
所述钢连梁(3)布置在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4)之间;每个剪力墙墙肢(4)中预埋有两块预埋板(1);所述预埋板(1)埋入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抗剪连接件(101),伸出部分的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102);同一剪力墙墙肢(4)的两块预埋板(1)包夹出竖向槽钢容置空间;
所述竖向槽钢(2)包括两块翼缘以及连接在两块翼缘之间的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忠周绪红刘界鹏李东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