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积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06311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海绵型蓄渗植草沟,所述海绵型蓄渗植草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层、净水层以及基层,基层内埋设有透水管,在植草沟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分离栏,雨水系统包括所述海绵型蓄渗植草沟与所述蓄水池。通过植草层截留强降雨时的地表径流,通过净水层净化雨水,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通过透水管引导到蓄水槽中储存,在干旱的季节用以喷洒道路及浇灌植被,有效缓解旱涝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透水管的直径有限,此植草沟只可将透水管周围的水分进行吸收,而远离透水管的水无法被收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包括沟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表面附有植被层(2),在沟体(1)内设有土壤层(3),植被层(2)位于土壤层(3)表面,土壤层(3)的下方设置过滤层(4),过滤层(4)的宽度不小于沟体(1)的宽度,过滤层(4)的下方设置有蓄水层(5),蓄水层(5)的宽度不小于沟体(1)的宽度,蓄水层(5)的两侧设有隔水层(51),在蓄水层(5)的下方设置有开口状的运水通道(6),运水通道(6)的开口向上,运水通道(6)位于蓄水层(5)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包括沟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表面附有植被层(2),在沟体(1)内设有土壤层(3),植被层(2)位于土壤层(3)表面,土壤层(3)的下方设置过滤层(4),过滤层(4)的宽度不小于沟体(1)的宽度,过滤层(4)的下方设置有蓄水层(5),蓄水层(5)的宽度不小于沟体(1)的宽度,蓄水层(5)的两侧设有隔水层(51),在蓄水层(5)的下方设置有开口状的运水通道(6),运水通道(6)的开口向上,运水通道(6)位于蓄水层(5)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蓄水层(5)的两侧设有引流板(52),引流板(52)倾斜向下设置,引流板(52)的顶部和隔水层(51)的底部抵接,引流板(52)的底部和运水通道(6)顶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4)包括石英层(41)和滤网(42),石英层(41)位于滤网(42)上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景,罗彦龙,陈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晨淼水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