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文监测架,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设有支撑柱,支撑柱背离基座的一端铰接有横臂,支撑柱上设置有控制横臂转动的升降组件;支撑柱上沿长度方向开有容置槽,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置槽中的丝杆、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移动件、两端分别与横臂和移动件铰接的连接杆;丝杆上设置有控制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工作人员对监测架上的雷达水文探头进行安装和检修的优点。
A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监测架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文监测架。
技术介绍
水文监测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监控、测量、分析以及预警等的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水文监测系统适用于水文部门对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流量、流速、降雨、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水文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传送监测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了对河流的水位进行监控,需要将雷达水文探头安装在河道旁的水文监测架上。目前的水文监测架由底座、支撑架和支架横梁构成。支撑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支架横梁固定在支撑架背离底座的一端并向着远离支撑架的方向伸出。水文站监测水文时,通常将水文监测架的底座安装在岸边,雷达水文探头安装在伸出岸边的支架横臂上,使得雷达波束能够打到水面上用来测量水位。在对雷达水文探头进行拆卸或者安装时,需要借助脚手架等工具,使得工作人员需要在高处作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文监测架,方便工作人员对监测架上的雷达水文探头进行安装和检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文监测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背离基座的一端铰接有横臂,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控制横臂转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上沿长度方向开有容置槽,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置槽中的丝杆、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移动件、两端分别与横臂和移动件铰接的连接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控制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横臂上的雷达水文探头进行安装和检修,降低了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危险程度。具体为:支撑柱套设在基座上的限位杆上,使得支撑柱能够转动,转动支撑柱,使横臂转动至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的方位。操作驱动组件,使丝杆旋转,移动件在丝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随着移动件的下降,连接杆带动横臂向着靠近支撑柱的方向转动,使得横臂上设置有雷达水文探头的一端更加靠近地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移动件的上方,所述移动件抵在限位板的底端时,横臂与支撑柱呈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横臂的转动范围进行了限制,当移动件抵在限位板上时,横臂与支撑柱垂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件滑动连接在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为T型槽,所述移动件为与T型槽相匹配的T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滑移件产生了限位的作用,使得容置槽与滑移件之间的连接的更加紧密,保证了在丝杆旋转时,滑移件只能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丝杆上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固定的驱动杆;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移动件的下方,所述驱动杆贯穿支撑柱并向外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当驱动杆转动时,第二锥齿轮随之一起转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在第二锥齿轮的驱动下,与第一锥齿轮固定的丝杆进行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背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有摇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工作人员转动驱动杆,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更加便于工作人员的握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基座上开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柱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柱产生了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支撑柱的稳固性,避免支撑柱发生意外转动,保证了横臂上设置的雷达水文探头能够对同一位置进行检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限位孔环绕支撑柱均匀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支撑杆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并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上固定有转动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支撑柱,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便于工作人员握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升降组件对横臂进行控制,使得横臂能够转动,移动件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丝杆转动时移动件能够进行升降,移动件与连接杆铰接,在移动件下降的过程中,横臂向着靠近支撑柱的方向转动,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对横臂上的雷达水文探头进行检修;2.通过驱动组件对丝杆进行控制,转动摇把,摇把与驱动杆固定,在摇把的带动下,驱动杆进行转动,驱动杆上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与丝杆固定连接,丝杆随着第一锥齿轮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座拆卸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11、限位孔,2、限位杆,3、支撑柱,31、容置槽,32、转动把手,4、横臂,51、丝杆,52、移动件,53、连接杆,54、限位板,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驱动杆,64、摇把,71、套筒,72、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文监测架,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2,限位杆2的轴线与基座1所在面垂直。限位杆2上套设有支撑柱3,使得支撑柱3能够以限位柱2的长度方向为中心线进行转动。支撑柱3为方形柱结构,支撑柱3的底端抵在基座1上。支撑柱3的外壁上固定有转动把手32,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支撑柱3。支撑柱3背离基座1的一端铰接有横臂4,横臂4铰接于支撑柱3的竖向侧壁上。支撑柱3上设置有控制横臂4转动的升降组件。参照图2,支撑柱3上沿长度方向开有两端封闭的容置槽31,容置槽31与横臂4处于支撑柱3上的同一侧。容置槽31为T型槽。升降组件包括丝杆51、移动件52和连接杆53。丝杆51转动设置于容置槽31中,丝杆51的长度方向与容置槽31的长度方向相同。丝杆5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容置槽31的内壁上。移动件52为与容置槽31相匹配的T型块,移动件52滑动连接在容置槽31中。移动件52背离容置槽31的一侧与支撑柱3的表面平齐。移动件52螺纹连接在丝杆51上,当丝杆51转动时,移动件52只能沿着容置槽31的长度方向进行升降移动,移动件52自身不会发生转动。连接杆53的一端铰接在横臂4靠近支撑柱3的一侧、另一端铰接在移动件52背离容置槽31的一侧。参照图3和图5,丝杆51上固定有圆形的限位板54,限位板54位于移动件52的上方。当移动件54抵在限位板54的底端时,横臂4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柱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参照图3和图4,丝杆51上设置有控制丝杆51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监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上套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背离基座(1)的一端铰接有横臂(4),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控制横臂(4)转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3)上沿长度方向开有容置槽(31),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置槽(31)中的丝杆(51)、螺纹连接在丝杆(51)上的移动件(52)、两端分别与横臂(4)和移动件(52)铰接的连接杆(53);所述丝杆(51)上设置有控制丝杆(51)转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监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上套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背离基座(1)的一端铰接有横臂(4),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控制横臂(4)转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3)上沿长度方向开有容置槽(31),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置槽(31)中的丝杆(51)、螺纹连接在丝杆(51)上的移动件(52)、两端分别与横臂(4)和移动件(52)铰接的连接杆(53);所述丝杆(51)上设置有控制丝杆(51)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监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1)上固定有限位板(54),所述限位板(54)位于移动件(52)的上方,所述移动件(52)抵在限位板(54)的底端时,横臂(4)与支撑柱(3)呈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监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2)滑动连接在容置槽(31)中,所述容置槽(31)为T型槽,所述移动件(52)为与T型槽相匹配的T型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义鹏,张朝景,罗春乔,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晨淼水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