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8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式雨水口,包括设置于道路平石区域内的雨水井和开设于道路侧石竖直面上的溢流式雨水口,所述溢流式雨水口与所述雨水井连通,所述雨水井与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井的井口处设置有水平雨水篦,所述水平雨水篦为网孔式雨水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栅格式雨水篦改成网孔式雨水篦,使得树叶等杂物不易落入雨水井中,便于清掏,降低了养护成本。通过设置溢流式雨水口,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能够直接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走,提高了雨水口的整体排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式雨水口
本技术涉及雨水口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式雨水口。
技术介绍
现有雨水口多采用水平篦式口,雨水篦上孔为通常为栅格孔,这种形状的栅格孔容易使得树叶、砂石随雨水流入雨水边井,不便于清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出水管堵塞。此外,当降雨量较大时,水平篦式口容易被杂物堵塞而排水不畅,造成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落入杂物且排水量较大的联合式雨水口。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联合式雨水口,包括设置于道路平石区域内的雨水井和开设于道路侧石竖直面上的溢流式雨水口,所述溢流式雨水口与所述雨水井连通,所述雨水井与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井的井口处设置有水平雨水篦,所述水平雨水篦为网孔式雨水篦。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溢流式雨水口的的下沿高于所述水平雨水篦的上表面40mm~50mm。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网孔式雨水篦的网孔孔径为25mm~35mm。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水平雨水篦借助铸铁雨水井篦座固定于所述雨水井井口内。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铸铁雨水井篦座为阶梯型,所述水平雨水篦卡设于所述铸铁雨水井篦座内。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铸铁雨水井篦座借助水泥砂浆座浆与所述雨水井粘接。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雨水井的内壁上涂设有水泥砂浆内抹面。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排水管距离所述雨水井底部15cm~20cm。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雨水井底部设置有透水砖。在一实施例中,该联合式雨水口的所述溢流式雨水口内设置有栅条,所述栅条的设置间距为100mm~120mm。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统的栅格式雨水篦改成网孔式雨水篦,使得树叶等杂物不易落入雨水井中,便于清掏,降低了养护成本。通过设置溢流式雨水口,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能够直接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走,提高了雨水口的整体排水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方向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方向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网孔式雨水篦的示意图;其中:1-平石;2-侧石;3-雨水井;4-溢流式雨水口;4a-栅条;5-铸铁雨水井篦座;6-水平雨水篦;7-水泥砂浆座浆;8-水泥砂浆内抹面;9-排水管;10-透水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合式雨水口,包括设置于道路平石1区域内的雨水井3和开设于道路侧石2竖直面上的溢流式雨水口4,溢流式雨水口4与雨水井3连通,雨水井3与排水管9连通,雨水井3的井口处设置有水平雨水篦6,水平雨水篦6为如图3所示的网孔式雨水篦。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传统的栅格式雨水篦改成网孔式雨水篦,使得树叶等杂物不易落入雨水井中,便于清掏,降低了养护成本。通过设置溢流式雨水口4,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能够直接通过溢流式雨水口4排走,提高了雨水口的整体排水量。为了方式树枝等较大的异物堵塞雨水口,还可在溢流式雨水口4内设置栅条4a,栅条4a的设置间距为100mm。在本实施例中,溢流式雨水口4的的下沿高于水平雨水篦3的上表面50mm,该高度越小,则降雨时溢流式雨水口4越早产生效果。结合常见落叶树叶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将网孔式雨水篦的网孔孔径设计为30mm,从而能够在保证排水能力的同时,减少落入雨水井3中的杂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地,水平雨水篦3可借助铸铁雨水井篦座5固定于雨水井3井口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铸铁雨水井篦座5为阶梯型,水平雨水篦4卡设于铸铁雨水井篦座5内,维护时可以方便的取出。铸铁雨水井篦座5借助1:2的水泥砂浆座浆7与雨水井3粘接以达到固定效果。优选地,在雨水井3的内壁上涂设有1:2的水泥砂浆内抹面8,以保护雨水井3的侧壁并减少雨水侵蚀。此外,为了响应建设海绵城市的号召,本联合式雨水口还可增加一定的透水功能,例如可以将排水管9设置为下沿距离雨水井3底部20cm,并在雨水井3底部铺设透水砖10,如陶瓷多孔透水砖等,使得一部分雨水能够存积于雨水井3内并通过透水砖10逐渐渗入泥土中。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道路平石区域内的雨水井和开设于道路侧石竖直面上的溢流式雨水口,所述溢流式雨水口与所述雨水井连通,所述雨水井与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井的井口处设置有水平雨水篦,所述水平雨水篦为网孔式雨水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道路平石区域内的雨水井和开设于道路侧石竖直面上的溢流式雨水口,所述溢流式雨水口与所述雨水井连通,所述雨水井与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井的井口处设置有水平雨水篦,所述水平雨水篦为网孔式雨水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式雨水口的下沿高于所述水平雨水篦的上表面40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雨水篦的网孔孔径为25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雨水篦借助铸铁雨水井篦座固定于所述雨水井井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式雨水口,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昊张卫萍马宇辉孟繁茹沈华曹倩男苏祥胡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