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7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旨在解决沟体易被堵塞导致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其包括沟体和雨水篦子,沟体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横置有分别开设有多个泄水孔一和多个泄水孔二的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过滤板一、过滤板二的竖截面均呈W形,沟体立置有多根一端固定于过滤板一波谷处,另一端固定于蓄水过滤层的导引杆;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平置有浮板,浮板开设有多个直径大于导引杆直径的导引孔,浮板的两侧分别竖向固定有多根通杆一和多根通杆二,通杆一和所述通杆二分别与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同轴且两者直径均分别小于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沟体被堵塞的几率,相对快速的排出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尤其是涉及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设置在海绵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绿化沟是将降水及时输送到地下排水系统,防止城市内涝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告号为CN2090826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和设于所述沟体下方的蓄水腔,所述沟体的底部与所述蓄水腔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所述一级过滤层与所述沟体相接处设有第一集废网,所述二级过滤层与所述雨水回收层相接处设有第二集废网,所述第一集废网的网径大于所述第二集废网的网径,所述第一集废网和所述第二集废网均包括一个安装轴和两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集废过滤网,一个所述集废过滤网贴着所述沟体或所述雨水回收层的侧壁铺设,另一个所述集废过滤网贴着所述一级过滤层或所述二级过滤层的上表面铺设;所述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之间设有初级雨水弃流层,从所述初级雨水弃流层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城市污水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弃流管,所述二级过滤层与所述蓄水过滤层之间设有雨水回收层,从所述雨水回收层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污水净化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回收管,所述蓄水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透水土工布层,所述过滤砂层内部设有分子筛层,从所述蓄水腔的侧壁开始水平向其外部延伸形成与地下排水系统连通的若干个渗水管。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通过设置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将水分级过滤后排出,以达到及时排水的目的;但所述方案为了方便清理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上的杂物,在所述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上层分别设置均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集废过滤网的第一集废网和第二集废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若未能及时清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集废过滤网上的杂物时,所述集废过滤网可能被堵塞,导致排水效果不佳,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可相对快速的排出降水的同时,降低沟体被堵塞的几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和盖设于沟体的雨水篦子,所述沟体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横置有过滤板一、过滤板二以及蓄水过滤层,所述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分别开设有多个泄水孔一和多个泄水孔二,所述沟体垂直于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根导水管,所述过滤板一、过滤板二的竖截面均呈W形,所述过滤板一沿沟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形成搭接段,所述搭接段搭接于沟体上开口端侧,所述沟体内立置有多根横截面呈圆形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的一端固定于过滤板一波谷处,所述导引杆的另一端固定于蓄水过滤层,所述导引杆的中部固定于过滤板二;所述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平置有浮板,所述浮板开设有多个直径大于导引杆直径的导引孔,多根所述导引杆穿设于导引孔,所述浮板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浮板靠近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的两侧分别竖向固定有多根通杆一和多根通杆二,所述通杆一和所述通杆二分别与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同轴且两者直径均分别小于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从上到下先后设置雨水篦子、过滤板一、过滤板二以及蓄水过滤层对流进沟体的水形成多级过滤,以将路面积水快速排出的同时,将水分流,通过导水管分别导向不同的管网系统,通过过滤板二过滤后的水可通过城市管网系统排走,作为非饮用水二次利用;通过蓄水过滤层过滤后的水质相对较高,可直接通过城市管网系统经过处理后,二次利用;形成分级利用,以快速排出积水的同时,相对提高水的利用率;过滤板一、过滤板二的竖截面均呈W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杂物沉降于波谷,使得波峰的通水效果长期较佳;设置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的浮板,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下浮动,在浮动的过程中,通杆一和通杆二将堵塞于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上杂物清理,降低沟体被堵塞的几率,以保证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长期的过滤效果较佳,进而保证沟体的排水效果相对长期较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泄水孔一和所述泄水孔二的孔径从波峰导波谷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杂物沉降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上,并在积水的冲击下,慢慢沉降于波谷,从而波谷处孔径较小的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可相对降低沉积于波谷处的杂物通过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继续下沉的几率,从而使得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的过滤效果长期较佳;波峰处的泄水孔一和泄水孔二的孔径较大,由于此处杂物沉积率相对较小,故而通水效果相对长期较佳,从而能保证沟体长期排水效果较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过滤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置的渗水土工布层、活性炭层以及过滤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通过蓄水过滤层过滤时,渗水土工布层、活性炭层以及过滤砂层可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杂质继续下沉到沟体底部的几率,且水经过活性炭层过滤后,水质相对更佳,从而经过蓄水过滤层过滤后的水的二次利用性相对更强,过滤效果相对更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引杆套设有波纹隔离层,所述波纹隔离层的一端固定于浮板,所述波纹隔离层的另一端固定于过滤板一或者过滤板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导引板上下浮动时,波纹隔离层伸缩的同时,将导引杆和开设于浮板上的导引孔同时罩设,可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并堵塞于导引孔内,导致浮板的上下浮动效果不佳,进而导致通杆一和通杆二的清理效果不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杆一包括杆套和滑杆,所述杆套两端均开口且一端固定于浮板,所述滑杆滑移连接于杆套远离浮板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沟体内积水上升,浮板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通杆一清理泄水孔一堵塞的杂物时,由于波谷处堆积的杂物相对角度,当通杆一触碰到波谷处的杂物时,收缩,从而可防止通杆一将波谷处的杂物翻转,导致该处杂物通过泄水孔一下沉,导致过滤板一的过滤效果不佳;由于波峰处堆积的杂物较少,故而通杆一依旧可将波峰处可能堵塞于泄水孔一的杂物清理,从而保证泄水孔一的排水效果相对长期较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杆和浮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杆一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清理泄水孔一堵塞的杂物时,通杆一在弹簧的作用下,相对保持伸长,以防止波峰处的杂物阻碍通杆一的,使得通杆一清理波峰处杂物的效果不佳;弹簧的弹力较小,在波谷处相对较多的杂物的阻碍下,通杆一依旧可缩短,以防止通杆一将波谷处的杂物翻转;当浮力变小浮板下浮时,通杆一在弹簧的作用下伸长,恢复原长,如此反复,从而在以保证过滤板一的通水效果长期较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杆一背离浮板的一端侧为朝向过滤板一波谷倾斜向下的斜面。通过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1)和盖设于沟体(1)的雨水篦子(2),所述沟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横置有过滤板一(11)、过滤板二(12)以及蓄水过滤层(13),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分别开设有多个泄水孔一(111)和多个泄水孔二(121),所述沟体(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根导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11)、过滤板二(12)的竖截面均呈W形,所述过滤板一(11)沿沟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形成搭接段(112),所述搭接段(112)搭接于沟体(1)上开口端侧,所述沟体(1)内立置有多根横截面呈圆形的导引杆(3),所述导引杆(3)的一端固定于过滤板一(11)波谷处,所述导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于蓄水过滤层(13),所述导引杆(3)的中部固定于过滤板二(12);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之间平置有浮板(4),所述浮板(4)开设有多个直径大于导引杆(3)直径的导引孔(41),多根所述导引杆(3)穿设于导引孔(41),所述浮板(4)开设有多个漏水孔(42),所述浮板(4)靠近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两侧分别竖向固定有多根通杆一(5)和多根通杆二(6),所述通杆一(5)和所述通杆二(6)分别与泄水孔一(111)和泄水孔二(121)同轴且两者直径均分别小于泄水孔一(111)和泄水孔二(121)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1)和盖设于沟体(1)的雨水篦子(2),所述沟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横置有过滤板一(11)、过滤板二(12)以及蓄水过滤层(13),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分别开设有多个泄水孔一(111)和多个泄水孔二(121),所述沟体(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根导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11)、过滤板二(12)的竖截面均呈W形,所述过滤板一(11)沿沟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形成搭接段(112),所述搭接段(112)搭接于沟体(1)上开口端侧,所述沟体(1)内立置有多根横截面呈圆形的导引杆(3),所述导引杆(3)的一端固定于过滤板一(11)波谷处,所述导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于蓄水过滤层(13),所述导引杆(3)的中部固定于过滤板二(12);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之间平置有浮板(4),所述浮板(4)开设有多个直径大于导引杆(3)直径的导引孔(41),多根所述导引杆(3)穿设于导引孔(41),所述浮板(4)开设有多个漏水孔(42),所述浮板(4)靠近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两侧分别竖向固定有多根通杆一(5)和多根通杆二(6),所述通杆一(5)和所述通杆二(6)分别与泄水孔一(111)和泄水孔二(121)同轴且两者直径均分别小于泄水孔一(111)和泄水孔二(12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