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4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互相套装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并插入限位销将二者锁死;将爬模装置通过内层套筒插口插入井口加以固定,在外层套筒周围进行道路结构层铺设;通过提升钩提起外层套筒调整高度,继续进行铺装;如果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超出外层套筒的伸缩范围,先在井口内侧砌筑井壁,再利用爬模装置边砌筑边进行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经济、方便操作并且周转使用率高;道路结构层摊铺行进过程中,爬模装置交替使用;道路结构层摊铺完成后,井口处避免了二次开挖,避免井口处铺装材料浪费,井口位置方便精确找出,节约工期,节省人力;井的垂直度易控,误差小,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施工方法中,位于道路结构层内的砌筑井施工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道路结构层分层摊铺,因此井口处施工时,往往造成不便。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井口处铺设钢板,待铺设完成后,施工人员找到预先铺设钢板的位置(井口位置),然后将铺设的道路结构层材料挖除,这种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井口处摊铺材料造成浪费。(2)道路结构层材料铺设完成后,钢板位置难以精确找出;(3)摊铺机摊铺过程中,钢板容易拖移,造成摊铺材料落入井内,难以清理;(4)井口处结构层铺设材料凿除井口不规则,质量难以保证,且影响美观性;(5)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6)影响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道路主要包括沥青道路和水泥混凝土道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所述道路结构层由下往上依次包括路基、基层和面层;所述爬模装置适用于沥青道路结构层的基层和面层以及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层的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模装置包括:内层套筒、外层套筒、限位通孔、限位销、提升钩、盖板、铰接销、盖板起钩、内层套筒插口和内层套筒平台;其中,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均为圆筒状,外层套筒的内径大于内层套筒的外径,外层套筒共轴的套装在内层套筒外,中心轴为竖直方向;内层套筒的高度等于外层套筒的高度,高度为道路结构层中最大的单层铺装层的厚度;在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多排限位通孔,每一排平行中心轴的限位通孔包括多个等间距的限位通孔,各排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道路结构层砌筑井施工的爬模装置,所述道路结构层由下往上依次包括路基、基层和面层;所述爬模装置适用于沥青道路结构层的基层和面层以及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层的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模装置包括:内层套筒、外层套筒、限位通孔、限位销、提升钩、盖板、铰接销、盖板起钩、内层套筒插口和内层套筒平台;其中,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均为圆筒状,外层套筒的内径大于内层套筒的外径,外层套筒共轴的套装在内层套筒外,中心轴为竖直方向;内层套筒的高度等于外层套筒的高度,高度为道路结构层中最大的单层铺装层的厚度;在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多排限位通孔,每一排平行中心轴的限位通孔包括多个等间距的限位通孔,各排限位通孔关于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在相对应的限位通孔中插入限位销将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锁死;在外层套筒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提升钩;在外层套筒的顶部盖有盖板,盖板大小与外层套筒的外边缘一致,盖板的边缘对应提升钩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从而盖板盖在外层套筒上时,提升钩通过盖板的凹槽露出至上表面,并使得盖板的下表面边缘贴合外层套筒的上表面,在限位销锁死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时,通过提升钩提升整个爬模装置;盖板的边缘与外层套筒的顶部边缘通过铰接销连接,从而盖板能够绕着铰接销开合;在盖板的边缘与铰接销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盖板起钩;内层套筒的底边缘下表面连接水平的内层套筒平台,内层套筒平台的形状为环形,内层套筒平台的内边缘下表面固定连接圆筒状的内层套筒插口,内层套筒插口的外径小于井室或井筒的内径,内层套筒、内层套筒平台和内层套筒插口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文王元坤郝一泽李先迪刘林王宁宁姚奉彬任荷王艳迪陈世鑫倪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