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05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涉及水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贯穿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筛石组件,所述筛石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空,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空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用于晃动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将去石之后的土壤运向施工地点。上述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石头在填坑时被压进土里,导致压土不实,上述的设置使得土被进一步的筛选,使得小石子留存在二次处理箱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施工与一般土木工程如道路、铁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的施工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水利工程施工概述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某些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互为借鉴。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建筑主要用于修筑渠堤、堤防、土石围堰、土石坝等建筑物。要求根据地形、土料性质、土层分布、工程性质、质量要求、工期、工程量、运距、机械性能等,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道路,选择机型、机械数量,各工序衔接配套,保证工程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组织施工,通常在进行土方填筑工作时都是使用大型推机将土倒进土坑里面,然后使用大型压土机对土进行压实,但是使用推机推土时会有石头一起进入到推机内部从而倒进土坑,这样大大影响了土坑填筑效果,使得土坑难以填实。所以设计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来解决这种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在使用推机推土时会有石头一起进入到推机内部,使得土坑难以填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贯穿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筛石组件,所述筛石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空,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空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用于晃动二次处理箱,所述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将去石之后的土壤运向施工地点。进一步地,所述筛石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漏斗下方两个相互平行的转辊,两个所述转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两个所述转辊其中一个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筛石组件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传送带与漏斗底部之间的距离为五厘米。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辊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齿轮上套设且啮合有链条,所述传送带包括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链条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部与漏斗底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五厘米。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滑槽位于筛石组件的下方,所述二次处理箱的两侧均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齿轮箱,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与齿轮箱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主动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晃动组件包括与齿轮箱传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位于主动轮的相反侧,所述转盘的偏心处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远离转盘的一侧与二次处理箱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带上放置有运土箱,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本技术工作时:将土输送到漏斗内部,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箱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所以转辊会随之转动,传送带也会随之传动,土会在传送带上输送出去,而体积大的石头会继续留在漏斗里面,随之土会掉落在二次处理箱里面,因为齿轮箱上设置有转盘,所以步进电机工作时,会通过传动杆带动二次处理箱来回滑动,因为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以会对泥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土从运输带上运到施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将土输送到漏斗内部,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箱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所以转辊会随之转动,传送带也会随之传动,土会在传送带上输送出去,而体积大的石头会继续留在漏斗里面,上述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石头在填坑时被压进土里,导致压土不实。2、本技术通过在齿轮箱设置设置有转盘,所以步进电机工作时,会通过传动杆带动二次处理箱来回滑动,因为二次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以会对泥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土从运输带上运到施工地,上述的设置使得土被进一步的筛选,使得小石子留存在二次处理箱内部。3、本技术通过在转辊上设置齿轮,同一侧的两个齿轮上啮合链条,这样的设置使得其中一个转辊转动时,另一个转辊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将土放入到运土箱里面运输,有效保持了运输带的整洁,通过在工作台底部设置万向轮使得设备移动的更为便利。4、本技术通过将传送带设置为多个挡板组成,并且挡板的两侧与对应的链条固定连接,这样就避免了转辊与传送带之间产生打滑,导致运土效率不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漏斗以下部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2、漏斗;3、运土箱;4、筛石组件;41、传送带;42、挡板;43、链条;44、转辊;45、转轴;46、从动轮;47、皮带;48、主动轮;49、齿轮;410、步进电机;5、万向轮;6、运输带;7、二次处理箱;8、滑槽;9、转盘;10、传动杆;11、齿轮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漏斗2的底部贯穿工作台1的上表面,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筛石组件4,筛石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二次处理箱7,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所述漏斗(2)的底部贯穿工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筛石组件(4),所述筛石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二次处理箱(7),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空,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空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用于晃动二次处理箱(7),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带(6),所述运输带(6)用于将去石之后的土壤运向施工地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所述漏斗(2)的底部贯穿工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筛石组件(4),所述筛石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二次处理箱(7),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空,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空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用于晃动二次处理箱(7),所述二次处理箱(7)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带(6),所述运输带(6)用于将去石之后的土壤运向施工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石组件(4)包括活动安装在漏斗(2)下方两个相互平行的转辊(44),两个所述转辊(44)之间套设有传送带(41),两个所述转辊(44)其中一个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45),所述转轴(45)上固定安装有从动轮(46),所述筛石组件(4)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主动轮(48),所述主动轮(48)与从动轮(46)之间套设有皮带(47),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主动轮(48)转动的步进电机(410),所述传送带(41)与漏斗(2)底部之间的距离为五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施工用土方填筑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辊(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陈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