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3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涉及橡胶跑道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卷材主体,卷材主体包括耐磨面层、缓冲底层、胶粘剂,缓冲底层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耐磨面层的底面对应防滑凸起设有多个防滑凹槽,缓冲底层通过防滑凸起与防滑凹槽相配合且通过胶粘剂与耐磨面层粘接,卷材主体的一侧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顶面设有卡槽,卷材主体的另一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底面对应卡槽设有卡头,卷材主体与其相邻的卷材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耐磨面层与缓冲底层之间粘接更加牢固,避免相对滑动;同时防止相邻卷材主体的接缝处开裂甚至翻边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
本技术涉及橡胶跑道
,具体为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
技术介绍
预制型橡胶跑道出厂时以卷材的形式打包。卷材运抵铺装现场后定位、展开、刮胶、摊铺,整个场地需要数百卷跑道材料,因此铺装过程中有大量的接缝存在。在目前的施工方法中,这些接缝无特殊处理,仅靠胶水的粘着力粘结。尤其是户外的橡胶跑道安装完毕后,在户外日晒雨淋,受紫外线照射并经历寒暑温度变化,以及运动员的不断蹬踏,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接缝可能出现开裂甚至翻边的情况,同时会有雨水、杂物通过接缝处渗入,渗入的水分经日晒蒸发膨胀,会让接缝进一步扩大,日久情况会更加恶劣;同时现有技术的预制型橡胶跑道的面层与底层之间多通过胶粘剂直接粘接,同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面层与底层之间会发生开胶甚至相对滑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包括多个卷材主体1,所述卷材主体1包括耐磨面层2、缓冲底层3、胶粘剂,所述缓冲底层3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301,所述耐磨面层2的底面对应多个所述防滑凸起301设有多个防滑凹槽201,所述缓冲底层3通过所述防滑凸起301与所述防滑凹槽201相配合且通过所述胶粘剂与所述耐磨面层2粘接,所述卷材主体1的一侧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顶面设有卡槽401,所述卷材主体1的另一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底面对应所述卡槽401设有卡头501,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所述卷材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扣合连接,且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所述卷材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通过所述胶粘剂粘接。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耐磨面层2与所述缓冲底层3之间铺设有用于吸附所述胶粘剂的吸附网6,所述吸附网6上设有供多个所述防滑凸起301贯穿的多个网孔601。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附网6的材质采用玻璃纤维。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滑凸起301为圆柱体或立方体。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头501靠近所述卷材主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倒钩502,所述卡槽401上设有与所述倒钩502对应的钩槽40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于缓冲底层的顶面设置防滑凸起以及于耐磨面层的底面设置防滑凹槽,可增加耐磨面层与缓冲底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同时可防止耐磨面层与缓冲底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本技术通过卡头与卡槽扣合,使相邻两块卷材主体扣合连接,增加相邻两块卷材主体的接触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同时防止相邻卷材主体的接缝处开裂甚至翻边的情况出现,同时亦能防止接缝处开裂后,雨水或杂质通过接缝渗入,造成裂缝进一步恶化。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的卷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的缓冲底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材主体;2、耐磨面层;201、防滑凹槽;3、缓冲底层;301、防滑凸起;4、第一连接部;401、卡槽;402、钩槽;5、第二连接部;501、卡头;502、倒钩;6、吸附网;601、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包括多个卷材主体1,卷材主体1包括耐磨面层2、缓冲底层3、胶粘剂,缓冲底层3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301,防滑凸起301为圆柱体或立方体,耐磨面层2的底面对应多个防滑凸起301设有多个防滑凹槽201,缓冲底层3通过防滑凸起301与防滑凹槽201相配合且通过胶粘剂与耐磨面层2粘接,卷材主体1的一侧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4的顶面设有卡槽401,卷材主体1的另一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5的底面对应卡槽401设有卡头501,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卷材主体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扣合连接,且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卷材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通过胶粘剂粘接;本技术实施例中,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的材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橡胶跑道的面层和底层,此处不再赘述;通过于缓冲底层3的顶面设置防滑凸起301以及于耐磨面层2的底面设置防滑凹槽201,可增加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同时可防止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本技术通过卡头501与卡槽401扣合,使相邻两块卷材主体1扣合连接,增加相邻两块卷材主体1的接触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同时防止相邻卷材主体1的接缝处开裂甚至翻边的情况出现,同时亦能防止接缝处开裂后,雨水或杂质通过接缝渗入,造成裂缝进一步恶化。具体的实施例中,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之间铺设有用于吸附胶粘剂的吸附网6,吸附网6上设有供多个防滑凸起301贯穿的多个网孔601;吸附网6的材质采用玻璃纤维;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网6用于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之间粘接时,减少胶粘剂的流动性,有利于胶粘剂的凝固成型,以及耐磨面层2与缓冲底层3之间充分接触;同时玻璃纤维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可增强卷材主体1的抗拉扯能力。具体的实施例中,卡头501靠近卷材主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倒钩502,卡槽401上设有与倒钩502对应的钩槽402;本技术通过在卡头501上设置倒钩502,能够增大相邻的卷材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连接强度,使其不易发生翻边等现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包括多个卷材主体(1),所述卷材主体(1)包括耐磨面层(2)、缓冲底层(3)、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层(3)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301),所述耐磨面层(2)的底面对应多个所述防滑凸起(301)设有多个防滑凹槽(201),所述缓冲底层(3)通过所述防滑凸起(301)与所述防滑凹槽(201)相配合且通过所述胶粘剂与所述耐磨面层(2)粘接,所述卷材主体(1)的一侧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顶面设有卡槽(401),所述卷材主体(1)的另一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底面对应所述卡槽(401)设有卡头(501),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所述卷材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扣合连接,且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所述卷材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通过所述胶粘剂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包括多个卷材主体(1),所述卷材主体(1)包括耐磨面层(2)、缓冲底层(3)、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层(3)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301),所述耐磨面层(2)的底面对应多个所述防滑凸起(301)设有多个防滑凹槽(201),所述缓冲底层(3)通过所述防滑凸起(301)与所述防滑凹槽(201)相配合且通过所述胶粘剂与所述耐磨面层(2)粘接,所述卷材主体(1)的一侧底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顶面设有卡槽(401),所述卷材主体(1)的另一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底面对应所述卡槽(401)设有卡头(501),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邻的所述卷材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扣合连接,且所述卷材主体(1)与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瑜王深
申请(专利权)人: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