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86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和摆筒,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呈柱面形;所述摆筒呈圆柱形,设有左右两个踏板,两踏板的顶面位于过摆筒中心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摆筒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凹槽的曲率半径且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踏板的近摆筒侧设有竖立的护板,所述摆筒上设有摆角检测/显示装置,所述摆角检测/显示装置设有用于检测摆动角度的转角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便易行且安全性好。型简便易行且安全性好。型简便易行且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在站立姿态下的左右平衡能力是人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综合体现,是人体复杂的感觉系统以及调节系统机能状态在维持静态或动态姿势及动作稳定性方面的外在反映,成因复杂,往往受多种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感受器给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不同的刺激信息,例如,视觉系统提供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和方向的信息,本体感觉提供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及肌紧张状态的信息,前庭系统提供加速度运动、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分析后经锥体束下达神经冲动,调节肌肉的活动来随时纠正身体的姿势以维持其平衡,而维持人体的平衡能力除了要有稳定前庭感觉外,还必须有良好的躯干肌和下肢肌的肌张力,当肌力下降时,平衡能力也会降低。另外,平衡能力的控制不仅是一个综合的神经肌肉运动过程,而且还人体的一种运动技巧,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可以通过主动的活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从而实现平衡的控制。
[0003]对于儿童或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育的有限性或机能的衰退,平衡能力相对较弱,而长期运动和生活习惯以及机体局部机能的减弱,也会对平衡能力产生影响。
[0004]目前有采用不同技术构思的若干平衡能力测试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6060513U公开了公开了一种单腿多方向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工具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圆座、测量杆、滚轮滑块;本技术可根据患者或运动员的病理状态或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多方向测试组合,在满足Y字型、“米”字型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兼具扩展为四方向、五方向、六方向和十方向的平衡测试,不仅兼顾了当下主流的两种涉及单腿站立平衡能力的测试还兼容并蓄地实现更多方向的动态平衡测试拓展;同时让测试和筛查具备进退阶特征以及数据量测评估的精确高效;且可使组装过程快速便捷,连接后结构稳固。中国专利文献CN113729629A公开了一种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及其应用,属于人体工程
所述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包括:基座、俯仰运动箱和脚踏板;在所述基座的中部开有从上至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俯仰运动箱设置在该安装孔内;所述俯仰运动箱能够进行俯仰运动;所述脚踏板设置在俯仰运动箱的上方,脚踏板能够进行前后运动。利用本专利技术系统能够进行静态测试、绕踝关节的俯仰运动、前后运动,能够采集人体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压力变化,并能够测量出人体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剪切力。利用本专利技术既可测试出人体平衡能力,还能够在该环境下进行训练进而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中国专利文献CN113143218A公开了一种多维度测试人体自主平衡能力的装置,其中,承托柱露出测试台的部分为圆柱状,踏板主体为平板,踏板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圆弧状的容置槽,踏板通过容置槽搭接在承托柱的圆弧面上,且踏板在容置槽左右两侧形成测试人员踩踏位,容置槽内环面与承托柱外环面的曲率匹配,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垂向导轨上,所述视觉识别摄像头安装在滑块上,且视觉识别摄像
头的图像获取方向朝向测试台方向。本装置可准确判定人体平衡能力。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多维度测试人体自主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
[0005]这些现有技术各有特色,分别适应于各自的场合和目的,但普通存在构造相对复杂或使用难度相对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性好的人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包括基座和摆筒,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呈柱面形;所述摆筒呈圆柱形,设有左右两个踏板,两踏板的顶面位于过摆筒中心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摆筒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凹槽的曲率半径且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0008]优选的,所述踏板的近摆筒侧设有竖立的护板。
[0009]优选的,所述护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柔性表层。
[0010]优选的,所述踏板上设有竖向贯穿的通孔,所述护板的底部设有穿过踏板上的相应通孔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从踏板底面露出,旋接有护板紧固螺母。
[0011]优选的,所述踏板上用于穿过螺杆的通孔为沿径向的长条孔。
[0012]优选的,所述踏板上的用于穿过螺杆的长条孔的一侧孔壁或两侧孔壁上设有分级定位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踏板的顶面设有踏板防滑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摆筒为空心的或者为实心的。
[0015]优选的,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或者不设有防滑表层,所述摆筒的表面规则分布有若干防滑凸起或者不设有防护凸起。
[0016]优选的,所述摆筒上设有摆角检测/显示装置。
[0017]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基座和底座之间设置压力称。
[0018]可以设置配套的摆筒角度(摆角)或角速度检测装置进行摆筒摆动状况的检测,或者以人员观察的方式记录摆筒的摆动次数。测试(检测)时,将摆筒至于凹槽中,摆筒自动移动到凹槽的中央,先将一侧的脚踩在相应侧的踏板上,该踏板支承在台面上,再将另一只脚踩到另一侧踏板上,自己或在他人的辅助下(必要时)平衡站稳,在睁眼(例如,双眼平视远方)或闭眼的情形下持续一定时间保持平衡站立状态,依据摆筒运动状态评价平衡能力。例如,由他人或系统自动观察或记录摆筒晃动情况及踏板平衡情况,判断或检测平衡能力,也可以自己感知平衡能力,双眼平视或闭眼,当一侧踏板触碰台面计数一次,持续一定时间后,依据踏板触碰台面的次数评判。对于需要进行精确测量的场合,可以设置三维陀螺仪进行角运动或运动轨迹测量,依据摆动频率(次数)及角幅度(一次摆动中的最大摆角)计算平衡能力。训练时,可以如前述平衡站立在踏板上后,一定时间内尽力维持不动,以训练静态平衡能力;或者,如前述平衡站立在踏板上后,一侧脚适度用力向下踩,另一侧脚在保持适度支承的情形下配合上移,使摆筒向一侧摆动,由使用者适当把控摆动幅度,或者直至该侧踏板与基座顶面接触,然后反向做同样的动作,重复若干次,以训练在相应情形下的动态平衡能力以及相关肌群运动控制能力和力量,训练对摆动的感觉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适当
旋转或控制踏板在平衡状态(两侧踏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时的状态)下踏板距其下方基座顶面的间距,可以控制摆筒的摆动幅度,以适应于使用者的能力和需求。
[0019]由于设置了凹槽,在不受外力的情形下,摆筒会自动移动到凹槽最低位置,且在平衡站立过程中,摆筒因摆动而偏离凹槽的中心位置时,会因凹槽的弧面作用而趋于复位,进一步地,在静/动摩擦力的协同作用下,形成与摆动作用反向的作用力和作用力矩,且摆动的幅度越大,该反向的作用力和作用力矩越大,由此在实现有效摆动,保证检测灵敏性/检测精度的同时,有利于因不平衡作用导致的摆筒摆动幅度和摆筒偏离凹槽中心的幅度,有利于保持使用者的身体稳定,减小倾斜和晃动幅度,有助于避免因过度倾斜和晃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摆筒不会从凹槽中滑脱,不会像在平面上可能出现的长距离滑动,同时,凹槽与台面等尺寸的配合,使摆筒在摆动到一定幅度后,下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摆筒,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呈柱面形;所述摆筒呈圆柱形,设有左右两个踏板,两踏板的顶面位于过摆筒中心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摆筒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凹槽的曲率半径且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近摆筒侧设有竖立的护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柔性表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设有竖向贯穿的通孔,所述护板的底部设有穿过踏板上的相应通孔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从踏板底面露出,旋接有护板紧固螺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用于穿过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深贾中凯
申请(专利权)人: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