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0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2
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辊、驱动传输辊转动以供布料运输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用于烫平布料的轧光机构,所述轧光机构包括与传输辊平行设置的光辊、尼龙辊,以及与光辊连通的蒸汽管,所述机架上位于光辊的出布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尼龙辊上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油系统和冷却器,所述供油系统和冷却器设置在散热室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辊、散热管、冷却管形成冷却水循环,持续对布料进行降温,避免高温的布料在传输时发生形变而影响布料的最终品质,同时,能够对尼龙辊内的热压油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尼龙辊膨胀程度,继而进一步保证了布料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轧光又称压光。利用纤维在混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平行的细密斜线,以增进织物光泽的整理过程。现有技术中,轧光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光辊和尼龙辊,各辊是上下排列,光辊具有加热功能,使光辊表面温度保持在130℃左右的温度,布匹经过对中及扩幅以后,再经过尼龙辊和光辊之间,在液压机构作用下,使布匹表面产生所需的光泽。但是,由于布料内的纤维具有热塑性,纤维受热后材质变软,使得布料经过光辊加热后在传输时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影响布料的最终品质。还有的是,由于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往尼龙辊内注入热液压油使尼龙辊本身膨胀,通过调整尼龙辊的膨胀系数来控制尼龙辊与光辊之间的间隙,通过膨胀后的尼龙辊和光辊一起挤压布料的方式对面料的正反两面经行处理。现有的对尼龙辊内的液压油的冷却方式一般为空冷,但是空冷降温效果不佳,尤其是夏季,很容易使尼龙辊过热,影响尼龙辊膨胀程度,最终影响产品质量,这时一般只能停机冷却,又浪费了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技术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避免高温的布料在传输时发生形变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布料的挤压效果。为了解决了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辊、驱动传输辊转动以供布料运输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用于烫平布料的轧光机构,所述轧光机构包括与传输辊平行设置的光辊、尼龙辊,以及与光辊连通的蒸汽管,所述机架上位于光辊的出布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光辊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冷却辊、与冷却辊端部连通的冷却管、多个与冷却管连通的散热室、设置在散热室同一侧的风扇,以及与冷却管连通的水泵,所述散热室与冷却辊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室内部设有多条散热管,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的冷却辊并列设置,且所述冷却管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布料抵紧冷却辊的一段表面相接触,所述尼龙辊上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油系统和冷却器,所述供油系统和冷却器设置在散热室的另一侧,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三通阀、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若干油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油管上,所述出油管、油泵、三通阀、加热器和进油管通过油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冷却器通过油管并联在三通阀与加热器之间形成出油管、油泵、三通阀、冷却器、加热器和进油管的第二回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电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风扇、冷却器、三通阀和加热器电性连接以控制风扇、冷却器、三通阀和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呈螺旋状,所述散热管外壁上与散热管交叉设置有鳍片,多个散热管与多个鳍片形成网状结构,所述鳍片用于支撑散热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辊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条,所述螺旋条内穿设有夹筒,所述夹筒、螺旋条与冷却辊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通道,所述冷却管穿入冷却辊内且其开口与相邻螺旋条的间隙相对,所述冷却辊的另一端内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散热管延伸至冷却辊的环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板和冷却风扇,所述冷却板内部设置有供热压油流动的内腔,所述冷却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针式散热器,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针式散热器表面,所述冷却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与三通阀、加热器之间的油管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与加热器之间的油管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油泵为增压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冷却辊吸收布料上的热量并将热量传输至冷却辊内的水,热水输送至多个散热管,多个散热管增加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同时风扇增加散热管表面的气体流通速度,从而加速散热,降温后的水回送至冷却辊内继续冷却布料,从而形成冷却水循环,持续对布料进行降温,避免高温的布料在传输时发生形变而影响布料的最终品质,同时,当冷却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布料上抵紧尼龙辊的一段的温度控制风扇使其转速提高,加快散热管表面的气体流通速度,从而提高布料冷却的效率;当温度较低时,降低风扇的转速,以此降低能耗,节省成本,同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油管油温与预设温度值的关系来选择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进行循环,保证实现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循环效果,进而保证尼龙辊膨胀程度,继而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无需停机,且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为:机架1、传输辊2、驱动件3、光辊4、尼龙辊5、蒸汽管6、冷却辊7、螺旋条701、夹筒702、环槽703、冷却管8、散热室9、散热管901、风扇10、水泵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进油管13、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加热器18、控制器19、冷却板20、冷却风扇21、散热翅片22、隔热层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辊2、驱动传输辊2转动以供布料运输的驱动件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烫平布料的轧光机构,所述轧光机构包括与传输辊2平行设置的光辊4、尼龙辊5,以及与光辊4连通的蒸汽管6,所述机架1上位于光辊4的出布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光辊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冷却辊7、与冷却辊7端部连通的冷却管8、多个与冷却管8连通的散热室9、设置在散热室9同一侧的风扇10,以及与冷却管8连通的水泵11,所述散热室9与冷却辊7远离冷却管8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室9内部设有多条散热管901,所述冷却管8与所述的冷却辊7并列设置,且所述冷却管8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布料抵紧冷却辊7的一段表面相接触,所述尼龙辊5上连接有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油系统和冷却器,所述供油系统和冷却器设置在散热室9的另一侧,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15、三通阀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加热器18和若干油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出油管14上,所述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通过油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冷却器通过油管并联在三通阀16与加热器18之间形成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冷却器、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的第二回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电连接以接收电信号的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风扇10、冷却器、三通阀16和加热器18电性连接以控制风扇10、冷却器、三通阀16和加热器18。所述散热管901呈螺旋状,以此增大散热管901与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输辊(2)、驱动传输辊(2)转动以供布料运输的驱动件(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烫平布料的轧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光机构包括与传输辊(2)平行设置的光辊(4)、尼龙辊(5),以及与光辊(4)连通的蒸汽管(6),所述机架(1)上位于光辊(4)的出布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光辊(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冷却辊(7)、与冷却辊(7)端部连通的冷却管(8)、多个与冷却管(8)连通的散热室(9)、设置在散热室(9)同一侧的风扇(10),以及与冷却管(8)连通的水泵(11),所述散热室(9)与冷却辊(7)远离冷却管(8)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室(9)内部设有多条散热管(901),所述冷却管(8)与所述的冷却辊(7)并列设置,且所述冷却管(8)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布料抵紧冷却辊(7)的一段表面相接触,所述尼龙辊(5)上连接有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油系统和冷却器,所述供油系统和冷却器设置在散热室(9)的另一侧,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15)、三通阀(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加热器(18)和若干油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出油管(14)上,所述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通过油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冷却器通过油管并联在三通阀(16)与加热器(18)之间形成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冷却器、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的第二回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电连接以接收电信号的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风扇(10)、冷却器、三通阀(16)和加热器(18)电性连接以控制风扇(10)、冷却器、三通阀(16)和加热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温控轧光机,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输辊(2)、驱动传输辊(2)转动以供布料运输的驱动件(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烫平布料的轧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光机构包括与传输辊(2)平行设置的光辊(4)、尼龙辊(5),以及与光辊(4)连通的蒸汽管(6),所述机架(1)上位于光辊(4)的出布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光辊(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冷却辊(7)、与冷却辊(7)端部连通的冷却管(8)、多个与冷却管(8)连通的散热室(9)、设置在散热室(9)同一侧的风扇(10),以及与冷却管(8)连通的水泵(11),所述散热室(9)与冷却辊(7)远离冷却管(8)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室(9)内部设有多条散热管(901),所述冷却管(8)与所述的冷却辊(7)并列设置,且所述冷却管(8)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布料抵紧冷却辊(7)的一段表面相接触,所述尼龙辊(5)上连接有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油系统和冷却器,所述供油系统和冷却器设置在散热室(9)的另一侧,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15)、三通阀(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加热器(18)和若干油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出油管(14)上,所述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通过油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冷却器通过油管并联在三通阀(16)与加热器(18)之间形成出油管(14)、油泵(15)、三通阀(16)、冷却器、加热器(18)和进油管(13)的第二回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电连接以接收电信号的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风扇(10)、冷却器、三通阀(16)和加热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大唐纺织印染服装面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