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76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包括:注液导丝装置,其设置在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装置的上端,在长丝喂入前钳口之前的区域进行溶液供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经过给液筒的长丝表面进行溶液供给,同时对携带溶液的长丝进一步固化压持,解决了长丝直接浸润溶液槽时溶液携带量少且不均匀的问题,使长丝携带溶液量变多且均匀,有效增加所纺纱线的纤维之间的粘合力,以大幅提高纱线强力,同时不影响织物手感,并保持良好织物强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为预期应用选择合适的织物时,强度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织物的强力极大地影响了织物的质量和寿命。许多因素与织物强度有关,例如纱线支数、捻度、纤维细度、刚度、纤维密度、织物结构、覆盖率、纱线密度、层数和紧密度等,主要影响织物强力性能有纤维类型、纱线结构、织物结构以及在织物上施加的涂层。因此,纱线强力是满足高质量织物强伸性能要求的主要参数,这些高强力的纱线可以通过各种新型纺纱方法来生产。一方面,在纺纱三角区之后安装了协作设备,以改善纱线性能。例如,紧密纺通过消除纺纱三角区宽度,从而增强对纤维控制力,改善纱线紧密结构,提高纱线强度。柔洁纺可以通过在加热设备中采用高温来降低纺纱三角区域中纤维的刚度来控制纤维的运动,降低的纤维模量促进了纤维的充分转移,这些可以通过提高纤维利用率来增强纱线的强度。除了上述新型纺纱方法之外,短纤维和长丝复合的纺纱技术可用于生产高强力和特殊外观的纱线。例如用于提高纱线强度的赛络纺,可以通过将单根短纤维分成多股来增强纤维控制能力,但是其加捻过程中的纤维损失问题会影响纱线的性能。包芯纱在长丝外包裹短纤维形成芯鞘复合结构,其中,长丝提供较高的纱线强力利用率,同时保持了外部短纤维的表观结构和手感特性。类似于上述新型纺纱方法,纱线强度的关键性能是对纤维利用率控制,纤维之间的粘合是纱线强度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通常由纤维之间的粘合牢度控制。化学粘合剂也可用于改善纤维之间的粘合力以提高纱线强度。商业聚乙烯醇缩丁醛(表示为PVB)是用于纱线增强的常见化学粘合剂。因此,PVB溶液可以用作纺丝中改善纤维间粘合的良好化学粘合剂。上浆工艺(使用PVB溶液)也通常用于提高纱线强度。但是,在上浆过程之后,纱线会变硬,并且在洗涤和磨损过程中可能会失去上浆涂层。因此,洗涤和磨损后的织物高强度特性的保持极大地决定了织物强力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增加纤维之间粘合力以大幅提高纱线强力,却又不影响织物手感,并保持良好织物强力稳定性的纺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采用在传统环锭纺纱装置摇架上部设置注液导丝装置,约束长丝始终紧紧地贴服在注液导丝装置的给液筒工作面上,有效对经过给液筒的长丝表面进行溶液供给,同时对携带溶液的长丝进一步固化压持,解决了长丝直接浸润溶液槽时溶液携带量少且不均匀的问题,使长丝携带溶液量变多且均匀,有效增加所纺纱线的纤维之间的粘合力,以大幅提高纱线强力,同时不影响织物手感,并保持良好织物强力稳定性。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包括:注液导丝装置,其设置在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装置的上端,在长丝喂入前钳口之前的区域进行溶液供给。优选的是,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的把手上。优选的是,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包括送液装置和给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给液装置为长丝供给溶液,所述给液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的把手上。优选的是,所述送液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器、输液皮管,所述注射泵推动所述注射器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注射泵由控制系统控制推动速度,所述输液皮管一端连通所述注射器、另一端连通所述给液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给液装置包括一对导丝轮、给液筒、输液孔和储液槽,一对导丝轮竖直相对设置,且可转动固定在把手上,所述给液筒安装在一对导丝轮之间,所述导丝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给液筒的直径,所述给液筒侧壁上设有阵列排列的若干渗液孔,若干渗液孔将所述给液筒中的溶液供给长丝,所述输液孔将所述送液装置的溶液导入所述给液筒内,所述储液槽一侧固定在所述把手上,且安装在所述给液筒下方盛装若干渗液孔渗出的溶液。优选的是,靠近所述把手一侧的导丝轮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所述把手的侧面。优选的是,所述输液孔安装在远离所述把手一侧的导丝轮的中心。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传统环锭纺纱装置摇架上部设置注液导丝装置,约束长丝始终紧紧地贴服在注液导丝轮的给液筒工作面上,有效对经过给液筒的长丝表面进行溶液供给,同时对携带溶液的长丝进一步固化压持,解决了长丝直接浸润溶液槽时溶液携带量少且不均匀的问题,使长丝携带溶液量变多且均匀;纱线芯层在多次摩擦和水洗后依旧不会破坏纱线内部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涂层式特种功能纱线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注液导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给液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一侧”、“一端”、“另一端”、“竖直”、“之间”、“下方”、“中心”、“下绕”、“前”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多功能特种纱线的粘连纺纱装置,包括:注液导丝装置,其设置在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装置的上端,在长丝1喂入前钳口之前的区域进行溶液供给,使长丝1携带溶液量变多且均匀。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的把手11上,安装在把手11的侧面,使牵伸装置牵伸长丝1时注液导丝装置位于长丝1经过的位置。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包括送液装置和给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给液装置为长丝1供给溶液,所述给液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上,所述注液导丝装置根据长丝1的移动方向转动,为长丝1稳定的提供溶液。所述送液装置包括注射泵2、注射器3、输液皮管4,所述注射泵2推动所述注射器3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注射泵2由控制系统控制推动速度,所述输液皮管4一端连通所述注射器3、另一端连通所述给液装置,控制系统调节注射泵2的压力,使注射泵2匀速推动注射器3,使注射器3匀速给所述给液装置提供溶液。所述给液装置包括一对导丝轮5、给液筒6、输液孔7和储液槽8,一对导丝轮5竖直相对设置,且可转动固定在把手11上,所述给液筒6安装在一对导丝轮5之间,所述导丝轮5的直径大于所述给液筒6的直径,约束长丝1始终紧紧地贴服在给液筒6的侧壁上,所述给液筒6侧壁上设有阵列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导丝装置,其设置在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装置的上端,在长丝(1)喂入前钳口之前的区域进行溶液供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导丝装置,其设置在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装置的上端,在长丝(1)喂入前钳口之前的区域进行溶液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导丝装置包括送液装置和给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给液装置为长丝(1)供给溶液,所述给液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牵伸装置上的摇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纱线强力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装置包括注射泵(2)、注射器(3)、输液皮管(4),所述注射泵(2)推动所述注射器(3)为所述给液装置输送液体,所述注射泵(2)由控制系统控制推动速度,所述输液皮管(4)一端连通所述注射器(3)、另一端连通所述给液装置。


5.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帅许多范航蒋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