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培养仓,且培养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轨,且滑轨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转动设有十字托,且十字托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十字托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培养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集风仓,且集风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过滤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风扇,且风扇的输出端设有带阀门的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扇配合导管通风或闭阀可以营造通风或封闭的环境,通过加热管配合螺旋导热管可以调整培养仓内的温度,通过将水导入雾化喷头喷出便于对培养的微生物加湿,通过疝灯可以模拟光照,综上,可以营造适合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便于微生物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生物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培养箱。
技术介绍
在医疗及生物研究领域,常常需要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培养研究,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应用;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依托其周围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的适量供给,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精确培养,培育需要用到培养箱,现在的医用培养箱结构单一,难以人工营造微生物适宜的环境,造成培养失败,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医用培养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医用培养箱,该医用培养箱可以营造适合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便于微生物的培养。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培养仓,且培养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轨,且滑轨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转动设有十字托,且十字托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十字托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培养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集风仓,且集风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过滤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风扇,且风扇的输出端设有带阀门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过滤仓连通,且过滤仓内设有滤网,所述集风仓的下端连通有延伸至培养仓内的喷嘴,所述集风仓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加热仓。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仓的内部设有加热管,且加热管上连接有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延伸至集风仓内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所述箱体的侧壁内设有集水仓,且集水仓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培养仓内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倾斜向所述培养皿,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水管与集水仓连通。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培养仓内部顶部的一侧设有疝灯,且疝灯外设有密封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设有集废仓,所述集废仓的内部设有托盘,且集废仓的正面设有开合门,所述集废仓与培养仓之间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筛板,所述集废仓的一侧设有带阀门的出气孔,所述培养仓的正面设有仓门,且仓门上设有可视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风扇配合导管通风或闭阀可以营造通风或封闭的环境,通过加热管配合螺旋导热管传播热量至风中导入培养仓可以调整培养仓内的温度,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导入雾化喷头喷出便于对培养的微生物加湿,通过疝灯可以模拟光照,综上,可以营造适合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便于微生物的培养,且十字托可以旋转,便于改变每个培养皿的位置,可以根据每个培养皿内不同的潮湿度来选择性地移动到雾化喷头下加湿,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网板俯视图。其中:1、箱体;2、培养仓;3、支撑板;4、滑轨;5、网板;6、十字托;7、马达;8、培养皿;9、集风仓;10、过滤仓;11、风扇;12、导管;13、滤网;14、喷嘴;15、加热仓;16、加热管;17、螺旋导热管;18、水箱;19、水泵;20、集水仓;21、雾化喷头;22、疝灯;23、集废仓;24、托盘;25、筛板;26、出气孔;27、仓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培养仓2,且培养仓2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滑轨4,且滑轨4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网板5,所述网板5上转动设有十字托6,且十字托6通过马达7驱动旋转,马达7的型号为ZYT46S-10,所述十字托6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培养皿8,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集风仓9,且集风仓9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过滤仓10,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风扇11,且风扇11的输出端设有带阀门的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一端与过滤仓10连通,且过滤仓10内设有滤网13,所述集风仓9的下端连通有延伸至培养仓2内的喷嘴14,所述集风仓9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加热仓15。使用时,将需要培养的菌群放到培养皿内,关闭仓门,通过风扇11配合导管12通风或闭阀可以营造通风或封闭的环境。通过十字托6旋转,便于改变每个培养皿的8位置,可以根据每个培养皿8内不同的潮湿度来选择性地移动到雾化喷头21下加湿。所述加热仓15的内部设有加热管16,且加热管16上连接有螺旋导热管17,所述螺旋导热管17延伸至集风仓9内部。通过加热管16配合螺旋导热管17传播热量至风中导入培养仓2可以调整培养仓2内的温度。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18和水泵19,所述水泵19的输入端与水箱18连通,所述箱体1的侧壁内设有集水仓20,且集水仓20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培养仓2内的雾化喷头21,所述雾化喷头21倾斜向所述培养皿8,所述水泵19的输出端通过输水管与集水仓20连通。通过水泵19将水箱18内的水导入雾化喷头21喷出便于对培养的微生物加湿。所述培养仓2内部顶部的一侧设有疝灯22,且疝灯22外设有密封罩。通过疝灯22可以模拟光照。所述箱体1内部的底部设有集废仓23,所述集废仓23的内部设有托盘24,收集流下的废液,且集废仓23的正面设有开合门,所述集废仓23与培养仓2之间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筛板25,过滤下落下的废料,所述集废仓23的一侧设有带阀门的出气孔26,便于通风,所述培养仓2的正面设有仓门27,且仓门27上设有可视窗。该医用培养箱通过风扇11配合导管12通风或闭阀可以营造通风或封闭的环境,通过加热管16配合螺旋导热管17传播热量至风中导入培养仓2可以调整培养仓2内的温度,通过水泵19将水箱18内的水导入雾化喷头21喷出便于对培养的微生物加湿,通过疝灯22可以模拟光照,综上,可以营造适合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便于微生物的培养,且十字托6可以旋转,便于改变每个培养皿的8位置,可以根据每个培养皿8内不同的潮湿度来选择性地移动到雾化喷头21下加湿,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培养仓(2),且培养仓(2)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滑轨(4),且滑轨(4)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网板(5),所述网板(5)上转动设有十字托(6),且十字托(6)通过马达(7)驱动旋转,所述十字托(6)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培养皿(8),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集风仓(9),且集风仓(9)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过滤仓(10),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风扇(11),且风扇(11)的输出端设有带阀门的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一端与过滤仓(10)连通,且过滤仓(10)内设有滤网(13),所述集风仓(9)的下端连通有延伸至培养仓(2)内的喷嘴(14),所述集风仓(9)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加热仓(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培养仓(2),且培养仓(2)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滑轨(4),且滑轨(4)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网板(5),所述网板(5)上转动设有十字托(6),且十字托(6)通过马达(7)驱动旋转,所述十字托(6)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培养皿(8),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集风仓(9),且集风仓(9)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过滤仓(10),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风扇(11),且风扇(11)的输出端设有带阀门的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一端与过滤仓(10)连通,且过滤仓(10)内设有滤网(13),所述集风仓(9)的下端连通有延伸至培养仓(2)内的喷嘴(14),所述集风仓(9)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加热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15)的内部设有加热管(16),且加热管(16)上连接有螺旋导热管(17),所述螺旋导热管(17)延伸至集风仓(9)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华,陈宇飞,张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呼和浩特海关口岸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