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21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一种泥浆分离系统,包括含投料装置、旋流除砂装置,絮凝沉淀装置以及螺旋分离装置,其中螺旋分离装置包括进泥管、外壳体、圆锥螺杆、过滤套、减速马达、出泥口和出水口;投料桶底部的投料管连接在进浆管上,该进浆管与旋流除砂器连接;出浆管连接沉淀池;外壳体与地面形成30°‑40°的倾角;过滤套固装于中间仓内;圆锥螺杆置于过滤套内穿出中间仓,其输入轴与减速马达连接;进泥管将絮凝状泥浆输送到进泥仓,由圆锥螺杆的第一、第二螺旋叶片挤压排水,其水分由过滤套排出至中间仓后由出水口排出,旋转挤压产生的泥块从圆锥螺杆端部排出进入出泥仓后由出泥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泥浆分离效率,降低浆液含水率,节约泥浆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浆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泥浆压滤处理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泥浆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各方面迅猛增长。巨大投资对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大量深基础和地基处理等地基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被大量应用。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普遍使用泥浆护壁技术,通过泥浆对槽壁的静压力和泥浆在槽壁上形成的泥皮可以有效地防止槽、孔壁坍塌,从而容易达到打桩的要求。但是,由于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一般都要用泥浆来辅助钻孔施工,因而成桩后工地现场必然要产生大量待处理的废弃泥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废弃泥浆现场集中蓄存、处理方法,由于废弃泥浆稠度很大,难以自然下沉、且不能直接排放,导致大面积的泥浆池占用宝贵的施工场地,不仅影响施工进度与施工现场环境,还有可能进一步造成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建筑工地一般都采用直接装车拉出工地,然后随便弃置,对弃置地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离心式淤泥分离机,利用洗衣机离心分离原理将水份和污泥分离,但结构复杂、噪声大、能耗高、噪音大,能耗高。因此,工程废弃泥浆问题已成为工程界亟需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分离系统,包括含投料桶(11)、投料管(12)的投料装置(1),含进浆管(21)、出浆管(22)和旋流除砂器(23)的旋流除砂装置(2),含振动筛(31)、沉淀池(32)的絮凝沉淀装置(3)以及螺旋分离装置(4),其中:/n螺旋分离装置(4),包括进泥管(41)、含进泥仓(421)和中间仓(422)和出泥仓(423)的外壳体(42)、含第一螺旋叶片(431)、第二螺旋叶片(432)、输入端(433)和轴肩(435)的圆锥螺杆(43)、过滤套(44)、减速马达(45)、出泥口(46)和出水口(47);/n其特征在于:/n所述投料装置(1)的投料桶(11)注入来自外部的絮凝剂;所述投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分离系统,包括含投料桶(11)、投料管(12)的投料装置(1),含进浆管(21)、出浆管(22)和旋流除砂器(23)的旋流除砂装置(2),含振动筛(31)、沉淀池(32)的絮凝沉淀装置(3)以及螺旋分离装置(4),其中:
螺旋分离装置(4),包括进泥管(41)、含进泥仓(421)和中间仓(422)和出泥仓(423)的外壳体(42)、含第一螺旋叶片(431)、第二螺旋叶片(432)、输入端(433)和轴肩(435)的圆锥螺杆(43)、过滤套(44)、减速马达(45)、出泥口(46)和出水口(47);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料装置(1)的投料桶(11)注入来自外部的絮凝剂;所述投料管(12)一端安装于投料桶(11)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旋流除砂装置(2)的进浆管(21)中部;
所述旋流除砂装置(2)固装于沉淀池(32)的上方;所述旋流除砂装置(2)进浆管(21)的一端与旋流除砂器(23)进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来自外部的泥浆;所述出浆管(22)的一端连接在旋流除砂器(23)的出口处,另一端连接在絮凝沉淀装置(3)的沉淀池(32)内;
所述进浆管(21)将注入絮凝剂的外部泥浆送入旋流除砂器(23)进行旋流除砂处理,其中泥浆、小颗粒杂质通过出浆管(22)排放至沉淀池(32),大颗粒砂石由旋流除砂器(23)的前端口排出落至振动筛(31);所述振动筛(31)借助外部动力做往复振动对大颗粒砂石进行筛脱处理,其中较小砂粒直接通过振动筛(31)进入沉淀池(32),大颗粒砂石脱水直接排出;所述沉淀池(32)内的外部泥浆与絮凝剂充分搅拌成为絮凝状泥浆,通过重力分离,比重较大的泥砂处于下层,比重比较小的泥水混合物处于上层,达到初步分离状态;
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秀刚王汉宝干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祖环境治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