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09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吊运柄、第二吊运柄及吊运索,第一吊运柄与第二吊运柄结构相同,且相互铰接,吊运索分别连接第一吊运柄与第二吊运柄的一端;第一吊运柄包括柄身铰接部及铁块卡接部,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连接吊运索,铁块卡接部设置于柄身铰接部远离吊运索的一端,且铁块卡接部与柄身铰接部形成120°~135°的夹角。铁坯成型后,将第一吊运柄与第二吊运柄分别位于铁坯的两侧,在第一吊运柄与第二吊运柄的上端同时施加向上的力,使得第一吊运柄与第二吊运柄的下端靠近,进而使得铁块卡接部与铁坯接触,完成对硅锰合金铁坯的转运,使用方便,吊运过程中,铁坯难以脱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锰铁块吊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从冶炼炉中采出的高温硅锰铁液在浇注槽内逐渐冷却凝固后,被分割成块状。通常的,分割完成后,铁坯依然具有较高的温度,需要经过长时间放置或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硅锰铁坯成型的模具,多采用自然降温或设置水冷腔的方式,加速硅锰铁坯的冷却,但无论是自然降温还是水冷腔的降温方式,其降温速率较为缓慢。实践表明,经凝固的高温硅锰铁块直接浸入冷水中,不仅能够加速降温,且能够提高硅锰合金的品质,将高温的硅锰合金铁坯转移至冷水池的过程中,需要对铁坯进行吊运。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吊具,在吊装硅锰合金铁坯时,要么需要专用的容器盛放铁坯,使用不便,要么容易使铁坯滑脱,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运高温的硅锰合金铁坯时,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包括:第一吊运柄、第二吊运柄及吊运索,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结构相同,且相互铰接,所述吊运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一端;所述第一吊运柄包括柄身铰接部及铁块卡接部,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吊运索,所述铁块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柄身铰接部远离所述吊运索的一端,且所述铁块卡接部与所述柄身铰接部形成120°~135°的夹角。优选地,所述铁块卡接部远离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脱楔块,所述防滑脱楔块向内侧倾斜,且与所述铁块卡接部形成15°~30°的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远离所述铁块卡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上;所述第二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靠近所述铁块卡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固定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上,所述限位钩远离所述第一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能够卡接于所述限位卡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卡,所述限位钩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接轴,所述转动销接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卡上。优选地,所述限位钩的钩身中部开设有解钩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上设置有加强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所述第一吊运柄和所述第二吊运柄,并在所述第一吊运柄和第二吊运柄的端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吊运柄和第二吊运柄具有一定夹角的所述铁块卡接部。浇注时,在铁坯成型的模具上预留倾斜的吊运口,并用插板阻挡,以在铁坯成型后形成楔形的吊运槽。铁坯成型后,将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分别位于铁坯的两侧,此时,所述铁块卡接部卡接于铁坯中部的吊运槽中,起吊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上端同时施加向上的力,使得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下端靠近,进而使得所述铁块卡接部与吊运槽的底面接触,增加摩擦力,完成对硅锰合金铁坯的转运。所述硅锰铁块吊运装置使用方便,吊运过程中,铁坯难以从所述硅锰铁块吊运装置脱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硅锰铁块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例中硅锰铁块吊运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硅锰合金铁坯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硅锰铁块吊运装置10、第一吊运柄100、柄身铰接部110、连接卡111、铁块卡接部120、滑脱楔块130、限位钩140、固定钩141、转动销接轴142、解钩槽143、限位卡150、第二吊运柄200、加强筋210、吊运索300、铰接轴400、硅锰合金铁坯成型模具20、吊运口201、插板20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请参看图1至图3,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10,用于在高温下对硅锰合金铁坯进行转运。包括:第一吊运柄100、第二吊运柄200及吊运索300,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结构相同,且相互铰接,所述吊运索30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的一端,通过所述吊运索300,施加向上的牵引力,使的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的两端能够沿铰接轴400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硅锰合金铁坯的夹持式吊运。所述第一吊运柄100包括柄身铰接部110及铁块卡接部120,所述柄身铰接部110的一端连接所述吊运索300,所述铁块卡接部120设置于所述柄身铰接部110远离所述吊运索300的一端,且所述铁块卡接部120与所述柄身铰接部110形成120°~135°的夹角。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的中部通过铰接轴400铰接,形成X状,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的上端均连接所述吊运索300,下端均设置所述铁块卡接部120,当通过所述吊运索300施加一个向上的牵引力时,所述铁块卡接部120能够相对靠近,从而对位于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底端中间的硅锰合金铁坯形成夹持。请一并参看图4,所述硅锰铁块吊运装置10与专用的硅锰合金铁坯成型模具20配合使用,其使用便捷性和安全可靠度更优。硅锰合金铁坯成型模具20的两侧开设有便于吊运的吊运口201,该吊运口倾斜设置,浇注时,该吊运口通过插板202阻挡,从而在成型后的硅锰合金铁坯的中部形成一个楔形的吊运槽。吊运时,将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卡接于硅锰合金铁坯中部的吊运槽两侧,从而提高了吊远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的下端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位于所述所述第一吊运柄100与所述第二吊运柄200下端的铁块卡接部120与吊运槽的底面接触,增大了接触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防止在吊运过程中,硅锰合金铁坯滑落,酿成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地,所述铁块卡接部120及吊运槽均具有一定的宽度,如10cm-20cm,以进一步增加所述铁块卡接部120与吊运槽底面的接触摩擦力,同时,维持吊运过程中,硅锰合金铁坯的稳定性,防止硅锰合金铁坯向一侧倾斜,导致硅锰合金铁坯从所述硅锰铁块吊运装置10上滑脱。进一步地,所述铁块卡接部120远离所述柄身铰接部110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脱楔块130,所述防滑脱楔块130向内侧倾斜,且与所述铁块卡接部120形成15°~30°的夹角。所述防滑脱楔块130大约宽0.5cm-1cm,吊运过程中,所述防滑脱楔块130能够与吊运槽地面紧密接触,且具有一定的卡接力,从而进一步降低硅锰合金铁坯的滑脱的概率,降低安全风险。为便于吊远安装,使所述硅锰铁块吊运装置10能够被快速地安装在硅锰合金铁坯上,又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运柄100的所述柄身铰接部110远离所述铁块卡接部120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钩140,所述限位钩14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运柄、第二吊运柄及吊运索,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结构相同,且相互铰接,所述吊运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一端;/n所述第一吊运柄包括柄身铰接部及铁块卡接部,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吊运索,所述铁块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柄身铰接部远离所述吊运索的一端,且所述铁块卡接部与所述柄身铰接部形成120°~135°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运柄、第二吊运柄及吊运索,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结构相同,且相互铰接,所述吊运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吊运柄与所述第二吊运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吊运柄包括柄身铰接部及铁块卡接部,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吊运索,所述铁块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柄身铰接部远离所述吊运索的一端,且所述铁块卡接部与所述柄身铰接部形成120°~135°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卡接部远离所述柄身铰接部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脱楔块,所述防滑脱楔块向内侧倾斜,且与所述铁块卡接部形成15°~30°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锰铁块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运柄的所述柄身铰接部远离所述铁块卡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晨玉张彦华简学功马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东升冶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