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09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和电梯门,轿厢底部支架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轿厢底部支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且其底部延伸至轿厢底部支架的正面下方;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意外感应装置在开门处前沿轿底板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该电梯轿底平台,通过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达到了将电梯轿厢底部轨道槽进行一体成型的效果,一方面减少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将开门处前沿轿底板内部或底部的结构进行遮挡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积留垃圾或积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底平台。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厢门底部的轨道槽大多数都是裸露在外部,由于电梯每天都会有很多行人进出,其残留在轿厢的垃圾灰尘很容易就会堆积到轨道槽内,腐蚀或影响电梯门的关闭或开启,灰尘也容易从轨道槽落到其轿厢底部的电气设备的内部,影响正常运行;同时轿厢底板也是一体成型的,损坏更换都是一体更换,不仅效率低,且浪费材料,更甚是底板一体成型,其支撑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电梯轿厢底部轨道槽容易积留垃圾或积灰,同时轿厢底板一体成型更换成本高,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轿底平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和电梯门,所述轿厢底部支架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所述轿厢底部支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且其底部延伸至所述轿厢底部支架的正面下方;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所述意外感应装置在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优选地,所述电梯门的底部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板,所述导板的底部经过折板机弯折呈U形状,U形状的所述导板底部延伸至所述空腔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导板位于所述空腔内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意外感应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外表面和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的底部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来自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力度。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达到了将电梯轿厢底部轨道槽进行一体成型的效果,一方面减少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将开门处前沿轿底板内部或底部的结构进行遮挡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积留垃圾或积灰的问题。2、通过设置轿厢底部支架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达到了将轿厢底部拆分为几个部件组装拼接而成,一方面能够便于施工安装,另一方面能够在其中一个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即可,降低维修的成本,同时轿底平台板呈C形状,能够增加稳固性和方便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实施例一轿厢底部支架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空腔结构内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轿底平台板截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实施例二轿厢底部支架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实施例二轿厢底部支架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的实施例二轿厢底部支架与开门处前沿轿底板结构一体成型图。图中:1、轿厢底部支架;2、电梯门;3、轿底平台板;4、开门处前沿轿底板;5、空腔;6、导板;7、滑块;8、支撑杆;9、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1和电梯门2,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通过设置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达到了将轿厢底部拆分为几个部件组装拼接而成,一方面能够便于施工安装,另一方面能够在其中一个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即可,降低维修的成本,同时轿底平台板3呈C形状,能够增加稳固性和方便拼接。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5,且其底部延伸至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延伸至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人的脚部在电梯未完全停到预设位置时,楼层的电梯门打开后伸进电梯底部的危险;电梯门2的底部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板6,导板6的底部经过折板机弯折呈U形状,U形状的导板6底部延伸至空腔5的内部;导板6位于空腔5内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7,滑块7的表面与空腔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意外感应装置在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意外感应装置包括支撑杆8,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空腔5的内侧外表面和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8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感应来自支撑杆8的表面力度;设置压力传感器9,能够有效实现当有外力将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向内侧挤压时,感应到压力后,即使控制电梯停止,增加安全性。通过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5,达到了将电梯轿厢底部轨道槽进行一体成型的效果,一方面减少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将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内部或底部的结构进行遮挡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积留垃圾或积灰的问题。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1和电梯门2,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通过设置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达到了将轿厢底部拆分为几个部件组装拼接而成,一方面能够便于施工安装,另一方面能够在其中一个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即可,降低维修的成本,同时轿底平台板3呈C形状,能够增加稳固性和方便拼接。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5,且其底部延伸至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延伸至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人的脚部在电梯未完全停到预设位置时,楼层的电梯门打开后伸进电梯底部的危险;电梯门2的底部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板6,导板6的底部经过折板机弯折呈U形状,U形状的导板6底部延伸至空腔5的内部;导板6位于空腔5内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7,滑块7的表面与空腔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意外感应装置在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意外感应装置包括支撑杆8,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空腔5的内侧外表面和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8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感应来自支撑杆8的表面力度;设置压力传感器9,能够有效实现当有外力将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向内侧挤压时,感应到压力后,即使控制电梯停止,增加安全性。通过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1)和电梯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5),且其底部延伸至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n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所述意外感应装置在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包括轿厢底部支架(1)和电梯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内侧表面横向或纵向固定焊接有轿底平台板(3),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经过折板机一体成型设置有空腔(5),且其底部延伸至所述轿厢底部支架(1)的正面下方;
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的底部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意外感应装置,所述意外感应装置在所述开门处前沿轿底板(4)受横向外力时控制电梯急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2)的底部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板(6),所述导板(6)的底部经过折板机弯折呈U形状,U形状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宝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