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台架,尤其是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属于冶金制造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棒材的上料一般采用人工吊装的方式,上料过程中容易产生磕碰,对棒材的表面产生损伤,同时,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此外,由于棒材的生产现场工况复杂,也容易出现工人磕伤等安全问题,不利于工厂的自动化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可实现棒材的自动化稳定上料,提高工作效率。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包括台架本体、限位挡板、抬料机构,所述台架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向前的坡度,所述限位挡板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前端,所述抬料机构包括抬料臂、抬料转轴、抬料气缸,所述抬料转轴横向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上,所述抬料臂纵向设置,后端套设在所述抬料转轴上、前端通过所述抬料气缸驱动绕所述抬料转轴上下摆动,所述抬料臂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凸尖部、前端设置有勾部,所述凸尖部位于所述限位挡板后方,两者之间的纵向间隔大于单根棒材的直径且小于棒材直径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本体(1)、限位挡板(2)、抬料机构(3),所述台架本体(1)的上表面具有向前的坡度,所述限位挡板(2)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前端,所述抬料机构(3)包括抬料臂(31)、抬料转轴(32)、抬料气缸(33),所述抬料转轴(32)横向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上,所述抬料臂(31)纵向设置,后端套设在所述抬料转轴(32)上、前端通过所述抬料气缸(33)驱动绕所述抬料转轴(32)上下摆动,所述抬料臂(3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凸尖部(31a)、前端设置有勾部(31b),所述凸尖部(31a)位于所述限位挡板(2)后方,两者之间的纵向间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本体(1)、限位挡板(2)、抬料机构(3),所述台架本体(1)的上表面具有向前的坡度,所述限位挡板(2)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前端,所述抬料机构(3)包括抬料臂(31)、抬料转轴(32)、抬料气缸(33),所述抬料转轴(32)横向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上,所述抬料臂(31)纵向设置,后端套设在所述抬料转轴(32)上、前端通过所述抬料气缸(33)驱动绕所述抬料转轴(32)上下摆动,所述抬料臂(3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凸尖部(31a)、前端设置有勾部(31b),所述凸尖部(31a)位于所述限位挡板(2)后方,两者之间的纵向间隔大于单根棒材的直径且小于棒材直径的两倍,所述勾部(31b)向前伸出所述台架本体(1),用于兜住所述棒材,进行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棒材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杰,徐海宁,黄昊,张楠,魏云吉,孙昌松,王广来,王志国,朱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