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92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其用于对热管进行传热量的检测;包括有夹持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该夹持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夹体,该夹体具有用于夹置在热管一端的夹持部,在该夹持部上设有加热单元,该冷却循环系统具有水槽 ,用以对该热管的另一端进行冷却,该温度感应装置利用测温线连接至该夹体的夹持部上,以检测该热管加热端的温度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判断该热管的传热效能是否正常。(*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且适于大量检测热管的传热效能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热管在制造完成后,为确保大批制成的热管的品质,需要先对热管进行传热量的检测,以使其能发挥最佳的传热效果。而以往的检测仪器或设备,由于存在单价昂贵,操作过程过于繁杂、检测所需花费时间冗长等问题,因此无法对大量生产的热管进行全部检测,而只能采用抽检的方式,对各批量产的热管抽样检测后计算其可能的良品率是否符合标准,以达到控制热管品质的目的。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大量生产时的热管的品质,上述的抽检方式实不足以再行采用,惟有对每一支产出的热管加以筛选后才能更加确保热管品质,但从为热管品质上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考虑后,现有的检测仪器或设备显然无法适用于快速且逐一检测的作业上。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进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其为减少热管在传热效能检测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快速对热管进行检测工作,并能适用于逐样的检验上,以精确地挑出不良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其用以对热管进行传热量的检测;包括夹持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该夹持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夹体,该夹体具有夹置在该热管一端的夹持部,在该夹持部上设有加热单元;该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有用于对该热管的另一端进行冷却的水槽,该温度感应装置通过测温线连接至该夹体的夹持部上,以检测该热管加热端的温度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判断该热管的传热效能是否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另一视角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增设多个夹持装置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夹持装置10-支臂 100-水平滑移座101-角度调整结构11-夹体110-夹柄111-扭力弹性组件112-扳动部 113-夹爪114-枢接部 115-枢轴116-加热单元2-温度感应装置20-电源开关 21-测温线22-显示屏 23-警示器3-冷却循环系统30-水槽 300-入水口301-排水302-入水区303-冷却区 304-排水区305-第一隔板306-第二隔板31-冷水产生器 32-托架320-高度调整结构33-底座4-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及夹持装置另一视角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其可快速对热管4进行传热量的检测;如图1及图2所示,该设备包括夹持装置1、温度感应装置2及冷却循环系统3;其中夹持装置1进一步包括有支臂10以及连接在支臂10上的夹体11。支臂10用于将夹持装置1固定设置在定位处,以使夹体11呈悬置状态。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支臂10与其定位处上设有用于调整夹持装置1在水平向位置的水平滑移座100。夹体11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两夹柄110以及一扭力弹性组件111(如图2所示)。两夹柄110呈相对状,且彼此皆在两端处分别形成有扳动部112与夹爪113;在靠近扳动部112的位置处进一步分别设有彼此相配合的枢接部114,并通过枢轴115枢轴连接两枢接部114。所述扭力弹性组件111套设在枢轴115上;扭力弹性组件111可为扭力弹簧,其两端分别抵靠在两夹柄110内侧靠近扳动部112的该端处;由此构成具有弹性夹持力的夹体11。当人手施压于两夹柄110的扳动部112时,两夹柄110的夹爪113会呈开张状,松放后会呈夹持状态,由此,即可使夹体11包括有至少两夹爪113的夹持部。夹体11的两夹爪113用于将夹持装置1夹置在热管4的一端处,在两夹爪113内部设有加热单元116;加热单元116具有固定的加热功率,两夹爪113由热传导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当热管4被夹体11所夹持时,加热单元116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两夹爪113而传递至热管4上,以对热管4进行加热。在夹爪113与热管4相接触的表面上,亦可进一步涂上一层油膜或小油,以增加与热管4的接触效果。另外,在支臂10与夹体11之间设有角度调整结构101,角度调整结构101可为螺栓,其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支臂10与夹体11之间,使夹体11可适度调整其倾斜角度,从而便于夹持直管或弯管形状的热管4(本技术以弯管形状的热管为例)。温度感应装置2大致包括电源开关20、测温线21、显示屏22以及警示器23。其主要以测温线21连接至夹体11的两夹爪113处,由两夹爪113处获得温度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至显示屏22上,以显示所测得的温度数值。由于温度感应装置2其余部分属电路上的配置,并非本技术申请专利的范畴,故不再予以赘述。冷却循环系统3主要用于热管4的另一端进行散热。其可包括位于夹体11下方处的水槽30以及冷水产生器31。水槽30具有入水口300与排水口301;冷水产生器31由水槽30的入水口300注入冷水,再将水槽30内经过热交换的水由水槽30的排水口301排回至冷水产生器31中,以令冷水产生器31再行生成冷水,从而形成冷却循环。同时,水槽30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热管4另一端可通过非接触式摆放来进行冷却,从而减少热管4被机械式结构夹伤的机会。在水槽30内进一步可区隔为三部分,分别为具有入水口300的入水区302、用于供热管4的另一端进行散热的冷却区303以及具有排水口301的排水区304。其中,入水区302与冷却区303之间设有第一隔板305,冷却区303与排水区304之间设有第二隔板306,且第一隔板305高于第二隔板306,以使入水区302的水位高于冷却区303的水位,而冷却区303的水位又高于排水区304的水位。由此,可提供水槽30内的水产生自然流动的效果,增加其冷却循环的效率。此外,在水槽30上可进一步设有托架32;在托架32与水槽30之间可设有高度调整结构320,高度调整结构320可为螺栓,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水槽30与托架32之间处,配合夹体11夹持热管4一端的高度,而调整至可撑拖热管4一端的高度位置处,使拖架32可对热管4扶持;在水槽30内亦可进一步设置有底座33,底座33恰可抵着热管4另一端处,同样作为热管4的扶持所需,以防止夹体11意外松脱而使热管4滑落。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技术的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由此,当夹持装置1的加热单元116对热管4输入热量时,由于加热单元116所提供的加热功率可设定为固定值。因此,若热管4为可正常进行热交换的合格品,则加热单元116对热管4一端所输入的热量,会被热管4传导至其另一端处,并通过冷却循环系统3对热管4的另一端进行冷却后,热管4即可反复执行其热交换现象,因此热管4的加热端可维持恒定的温度值,且经由温度感应装置2通过其测温线21将此温度值作为信号传送至显示屏22上,而温度感应装置2更可利用电路控制设定温度标准值,当测温线21所测得的温度未超过该标准值时,即不对警示器23发送信号;反的,若热管4为无法正常进行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传热效能检测设备,用以对热管进行传热量的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装置,其至少包括有夹体,所述夹体具有用于夹置在所述热管一端的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上设有加热单元;    温度感应装置,其至少包括有测温线,所述测温线连接在所述夹体的夹持部上;及    冷却循环系统,其至少包括有用于对所述热管另一端进行冷却的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捷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