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9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包括加强底座和桶体,所述加强底座安装在桶体的上端,所述加强底座和桶体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通过在该新型的建筑水泥灰桶的桶体圆周外部增加一个加固防裂装置,且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能够在桶体上自由拆卸,这样能够随时拆除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并使其使用到下一个需要使用的水泥灰桶上,而通过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能够使得传统的水泥灰桶的桶体更加坚固,使得桶体内部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并且加固防裂装置在固定阿斗桶体外部后能够限制住桶体的变形程度,防止桶体内部因为承受过大的重量和压力而造成开裂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增加整个水泥灰桶的使用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具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
技术介绍
水泥灰桶,用废旧塑料回收的PE类、PP类;如农用膜、农用培养钵、矿泉水瓶盖、废电线皮等,熔融成温度差不多的普通塑料,烯烃类占多,将泥巴,最好是胶泥(四川地区为红土),晒干,碾碎加入;加入量可达70%;如有高速混料器,最好把泥巴做一下表面处理,经单螺杆(最好是双螺杆)塑化混合后,挤成一大块,趁热用可加热三辊机挤压成一张“大饼”;最后趁热放入压机,用注塑机挤压成型。现有的水泥灰桶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水泥灰桶因为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方式生产的,其生产主材为塑料,而在使用水泥灰桶时,因为需要在其内部装满水泥灰或者水泥浆,这样势必会使得整个水泥灰桶内部产生向外的压力而造成水泥灰桶产生变形,而变形的水泥灰桶则会容易开裂,从而损坏水泥灰桶而造成其不能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因为需要在其内部装满水泥灰或者水泥浆,这样势必会使得整个水泥灰桶内部产生向外的压力而造成水泥灰桶产生变形,而变形的水泥灰桶则会容易开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包括加强底座和桶体,所述加强底座安装在桶体的上端,所述加强底座和桶体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所述桶体的中间段圆周外部套接有加固防裂装置,所述桶体左右两侧最上端均连接有桶耳,所述桶耳和桶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桶耳的横向内部均设置有穿孔,所述桶体的正上方设置有提手杆,所述提手杆的中间段圆周外壁上套接有防滑套,所述提手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桶耳上的穿孔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桶耳的外部,所述提手杆的两端外部均连接有固定挡块,两个所述固定挡块均通过焊接与提手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固防裂装置上设置有加固外圈,所述加固外圈套接在桶体的圆周外部,所述加固外圈的前后端外壁上均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加固外圈的内部连接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的圆周内部套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均穿过调节螺孔并分别设置在调节块的外部和加固外圈的圆周内部,所述调节螺杆的最外端连接有调节头,所述调节螺杆的最内端连接有旋转连接轴,所述旋转连接轴上连接有加固防裂贴片,所述加固防裂贴片设置在加固外圈的圆周内部,所述加固防裂贴片的内壁上连接有防滑垫,速搜防滑垫与加固防裂贴片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固外圈的圆周内部共设置有两个开口对向的加固防裂贴片,两个所述加固防裂贴片均为半圆形,两个所述加固防裂贴片均通过旋转连接轴分别与加固外圈前后两端的调节螺杆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长度为四厘米,所述调节螺杆在调节螺孔圆周内部最大调节距离为二厘米,所述调节螺杆最外端连接的调节头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优选的,所述桶体的整体形状为锥形柱体,所述桶体的上端开口直径要大于下端直径。优选的,所述桶耳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桶耳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组成相同,两个所述桶耳保持相对平行状态,两个所述桶耳以桶体的圆心相互之间保持对称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该新型的建筑水泥灰桶的桶体圆周外部增加一个加固防裂装置,且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能够在桶体上自由拆卸,这样能够随时拆除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并使其使用到下一个需要使用的水泥灰桶上,而通过该新型的加固防裂装置能够使得传统的水泥灰桶的桶体更加坚固,使得桶体内部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并且加固防裂装置在固定阿斗桶体外部后能够限制住桶体的变形程度,防止桶体内部因为承受过大的重量和压力而造成开裂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增加整个水泥灰桶的使用牢固性和使用寿命;2、本新型加固防裂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和加固防裂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整个水泥灰桶对水泥进行搬运时,此时只需要把加固防裂装置内部的两个加固防裂贴片通过调节螺杆向外调节到最大化,然后把整个加固外圈连带着其内部的两个加固防裂贴片套接到桶体的圆周外部,具体套接位置以实际使用需求判断,当把整个加固外圈套接到桶体的外部手,使用者只需要依次旋转加固外圈前后端的两个调节头,以调节加固外圈前端的调节头为例,此时在顺时针旋转调节头时调节头则会在调节块和加固外圈内部的调节螺孔内旋转,而旋转的调节螺杆又会通过螺纹作用在调节螺孔内旋转的同时也会向前活动,从而使得向前活动的调节螺杆通过旋转连接轴而带动加固防裂贴片向前活动,直到加固防裂贴片前端外壁上的防滑垫紧紧的贴合在桶体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旋转连接轴的作用在于它既能够连接调节螺杆与加固防裂贴片,又能够使得调节螺杆能够单独旋转而不会带动加固防裂贴片旋转,而此时以同样的方式来调节另外一个加固防裂贴片,从而使得两个加固防裂贴片通过防滑垫而牢牢的抵死在桶体的圆周外壁上,从而把桶体限制住,使其在受到内部压力产生变形时两个加固防裂贴片能够限制住其产生变形,使其能够一直保持圆形状态,从而起到对整个桶体进行加固的效果,并且限制桶体变形能够防止桶体因为变形而开裂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加固防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强底座;2、桶体;3、加固防裂装置;4、桶耳;5、提手杆;6、防滑套;7、固定挡块;8、穿孔;9、调节头;10、调节螺孔;11、旋转连接轴;12、加固外圈;13、加固防裂贴片;14、防滑垫;15、调节块;16、调节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包括加强底座1和桶体2,加强底座1安装在桶体2的上端,桶体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柱体,桶体2的上端开口直径要大于下端直径,柱体形状的桶体2能够使其内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桶口较大也能够方便把水泥灰给装入到桶体2内部进行搬运,加强底座1和桶体2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桶体2的中间段圆周外部套接有加固防裂装置3,桶体2左右两侧最上端均连接有桶耳4,桶耳4和桶体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桶耳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桶耳4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组成相同,两个桶耳4保持相对平行状态,两个桶耳4以桶体2的圆心相互之间保持对称关系,两个桶耳4与桶体2圆心为对称能够使得连接在两个桶耳4上的提手杆5圆心与桶体2保持一致,从而在提起提手杆5时提手杆5两侧的桶体2内部的重量能够保持平衡,两个桶耳4的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包括加强底座(1)和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底座(1)安装在桶体(2)的上端,所述加强底座(1)和桶体(2)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所述桶体(2)的中间段圆周外部套接有加固防裂装置(3),所述桶体(2)左右两侧最上端均连接有桶耳(4),所述桶耳(4)和桶体(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桶耳(4)的横向内部均设置有穿孔(8),所述桶体(2)的正上方设置有提手杆(5),所述提手杆(5)的中间段圆周外壁上套接有防滑套(6),所述提手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桶耳(4)上的穿孔(8)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桶耳(4)的外部,所述提手杆(5)的两端外部均连接有固定挡块(7),两个所述固定挡块(7)均通过焊接与提手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包括加强底座(1)和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底座(1)安装在桶体(2)的上端,所述加强底座(1)和桶体(2)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所述桶体(2)的中间段圆周外部套接有加固防裂装置(3),所述桶体(2)左右两侧最上端均连接有桶耳(4),所述桶耳(4)和桶体(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桶耳(4)的横向内部均设置有穿孔(8),所述桶体(2)的正上方设置有提手杆(5),所述提手杆(5)的中间段圆周外壁上套接有防滑套(6),所述提手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桶耳(4)上的穿孔(8)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桶耳(4)的外部,所述提手杆(5)的两端外部均连接有固定挡块(7),两个所述固定挡块(7)均通过焊接与提手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水泥灰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防裂装置(3)上设置有加固外圈(12),所述加固外圈(12)套接在桶体(2)的圆周外部,所述加固外圈(12)的前后端外壁上均连接有调节块(15),所述调节块(15)与加固外圈(12)的内部连接有调节螺孔(10),所述调节螺孔(10)的圆周内部套接有调节螺杆(16),所述调节螺杆(16)的两端均穿过调节螺孔(10)并分别设置在调节块(15)的外部和加固外圈(12)的圆周内部,所述调节螺杆(16)的最外端连接有调节头(9),所述调节螺杆(16)的最内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秀林钱月红陆进军姜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环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