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9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试剂管、反应管,盒体上设有盒盖,盒体内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孔,试剂管、反应管放置在第一孔内,第一盖板下方设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设有与第一盖板数量、位置及大小相同的第二孔,试剂管、反应管的下端穿过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对试剂管、反应管的限制,使其在盒体内保持稳定,不会相互碰撞。反应管上设有第一管盖,第一管盖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段,并通过第一连接段与反应管相连接,第一管盖上设有标记,用于对试剂类型进行区分,设置在第一管盖上的标记,不会对荧光的采集造成影响,并且便于区分不同的样品,避免弄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VP)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其中具有毒力基因如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或者毒素表达调控蛋白基因(toxR)的副溶血性弧菌,会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而这些主要来自海产品,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本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多在夏秋季发生于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但由于现在海鲜空运便利,故内地城市病例也渐增多,发病几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检测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对于食物中毒的预防、水产食品的安全监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使用实时荧光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测,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反应体系中含的细菌基因组模板的情况下,PCR反应得以进行并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1)、试剂管(3)、反应管(2),所述试剂管(3)、反应管(2)放置在所述盒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2)为经过高压灭菌的无污染反应管(2),所述反应管(2)上设有第一管盖(2.1),所述第一管盖(2.1)上设有标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1)、试剂管(3)、反应管(2),所述试剂管(3)、反应管(2)放置在所述盒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2)为经过高压灭菌的无污染反应管(2),所述反应管(2)上设有第一管盖(2.1),所述第一管盖(2.1)上设有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盖(2.1)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段(2.2),并与所述反应管(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2.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管(3)的管体与所述反应管(2)的管体的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试剂管(3)上设有第二管盖(3.1),所述第二管盖(3.1)上设有标记,所述第二管盖(3.1)通过第二连接段(3.2)与所述试剂管(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还设有盒盖(1.1),所述盒体(1)内还设有第一盖板(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