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地华专利>正文

用于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6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包括传动机构、稳固机构、运动板、调节机构以及旋转板。该运动板上刻有至少两个粘贴区。旋转板与运动板对应配合,该旋转板枢接在调节机构上,且其上亦刻有与运动板上的粘贴区相应的粘贴区。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板移向和远离运动板。通过运动板与旋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试单元可以测试多个软性线路板样板,从而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挠性覆铜板、挠性印制板等软性线路板耐弯曲性的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挠性覆铜板、挠性印制板等软性线路板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上。这些软性线路板需具有一定的耐弯曲性,以防止其经多次弯曲而损坏。因此,在生产软性线路板时,需要专用的测试仪器,以检测软性线路板的抗反复弯曲的能力。现有测试仪器,包括机箱、驱动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测试单元。所述机箱围成一容纳空间。驱动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测试单元安装在机箱的容纳空间内。现有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包括传动机构、稳固机构、运动板以及固定板。稳固机构包括导杆,导杆横向固定在机箱内。运动板与导杆滑接。固定板固在机箱内。软性线路板一端粘贴在运动板上,另一端粘贴在固定板上。驱动单元与减速单元配合而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运动板沿导杆横向滑动,从而反复弯折软性线路板。然而,由于软性线路板两端分别粘贴在运动板与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不动,现有测试仪器一次只能测试一块软性线路板的样板,由于每块样板测试周期都在一周左右,并且通常需要测试2至12样板,因此完成样板的全部测试至少需要两周,这样导致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该测试单元能使测试仪器能同时测试多个样板,以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装在测试仪器上的测试单元,包括传动机构、稳固机构、运动板、调节机构以及旋转板。该运动板上刻有至少两个粘贴区。旋转板与运动板对应配合,该旋转板枢接在调节机构上,且其上亦刻有与运动板上的粘贴区相应的粘贴区。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板移向和远离运动板。本技术安装在测试仪器的测试单元通过旋转板枢接在调节机构上以及旋转板和运动板上刻有多个粘贴软性线路板粘贴区,从而可以测试多个软性线路板样板以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有本技术测试单元的测试仪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测试仪器的左侧透视图;图3为图1所示测试仪器去除机箱壳体后的主视图;图4为图1所示测试仪器去除机箱壳体后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图1所示测试仪器去除机箱壳体后的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测试仪器10包括机箱100、驱动单元200、减速单元300、测试单元400和测距单元500。所述驱动单元200、减速单元300、测试单元400和测距单元500装设于机箱100内。机箱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围成一容纳空间。一第一承载板120及第二承载板130固定在壳体110上,以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140、中部空间150以及下部空间160。第一承载板120的中部开设有一摆孔(图中示未)。驱动单元200为一直流马达,该驱动单元200置于中部空间150内并固定在第二承载板130上,用以对测试仪器10提供动力输出。减速单元300为一涡轮减速器,其与驱动单元200啮合,以将驱动单200的高速转动转换为该减速单元300的低速转动。请一同参阅图4及图5,本技术测试单元400包括传动机构410、稳固机构420、运动板430、调节机构440以及旋转板450。传动机构410包括两枢轴座411、传动轴412、偏心轮413以及摆杆414。两枢轴座411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在机箱100的壳体110的第二承载板130上。传动轴412的两端分别枢接在两枢轴座411上,且该传动轴412与减速单元300啮合。偏心轮413固定在传动轴412的一端。摆杆414一端枢接在偏心轮413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承载板120的摆孔后枢接在运动板420上。稳固机构420包括两导杆421、稳固组件422以及连接横梁423。两导杆421平行设置并置于上部空间140内,且该两导杆421的下端固定在稳固组件422上。稳固组件422包括支撑板424及扣合块425。支撑板424呈“L”形,该支撑板424置于上部空间140内并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20上。扣合块425锁合在导杆421上并固定在支撑板424上,从而将两导杆421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20上。连接横梁423固定在两导杆421的上端。运动板430的两端垂直向外延伸出滑接座431,滑接座431上开设有滑接孔432,该滑接座431通过滑接孔432套设于导杆421上。运动板430的前侧面刻有6个粘贴区433,用以粘贴挠性覆铜板、挠性印制板等软性线路板。运动板430设有凸柄(图中未示),该凸柄与摆杆414枢接,从而运动板430在摆杆414的推动下沿导杆421上、下滑动。调节机构440置于上部空间140内,包括调节板441、左立柱442、右立柱443、调节柄444及调节座445。调节座445亦呈“L”形,该调节座445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20上。调节板441固定在调节柄444上。左、右立柱442、443置于调节板441后侧并固定在调节柄444上,两左、右立柱442、443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运动板430的长度。调节柄444枢接在调节座445上,调节调节柄444可以调节旋转板450移向或远离运动板430。旋转板450上刻有与运动板430上的粘贴区433相应的粘贴区(图中未示)。旋转板450下侧两端通过销钉(图中未标出)枢接在调节机构440的调节板441上。因此旋转板450可以绕销钉旋转,以便于将软性线路板的一端粘贴在该旋转板450上。在将软性线路板粘贴在该旋转板450上后,旋转板450旋转抵靠左、右立柱442、443并固定在其上,以使旋转板450平行运动板430。驱动单元200经减速单元300减速后驱动传动机构410的传动轴412转动;传动轴412通过偏心轮413带动摆杆414上、下移动,从而摆杆414推动运动板430沿导杆421上、下滑动,以反复弯曲软性线路板而测试软性线路板的耐弯曲性。测距单元500置于调节机构440调节板441的前端并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20上,测距单元500由固定支座510以及固定在固定支座510上的测距单元520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测距单元520为一千分尺。通过测距单元500可以跟据需要测试的要求调节调节板441与运动板430之间距离。由上所述,本技术测试仪器10通过运动板430相对于旋转板450上、下滑动并在运动板430与旋转板450上刻有多个粘贴软性线路板粘贴区,从而可以测试多个软性线路板样板以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测试仪器(10)的测试单元(400),包括传动机构(410)、稳固机构(420)以及运动板(430);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板(430)上刻有至少两个粘贴区(433);一旋转板(450)与运动板(430)对应配合,其上刻有与运动板(430)上的粘贴区(433)相应的粘贴区,且该旋转板(450)枢接在一调节机构(440);所述调节机构(440)调节旋转板(450)移向和远离运动板(4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仪器(10)的测试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42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导杆(421),两导杆(421)固定在测试仪器(10)上;运动板(430)与两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试仪器(10)的测试单元(400),包括传动机构(410)、稳固机构(420)以及运动板(430);    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板(430)上刻有至少两个粘贴区(433);一旋转板(450)与运动板(430)对应配合,其上刻有与运动板(430)上的粘贴区(433)相应的粘贴区,且该旋转板(450)枢接在一调节机构(440);所述调节机构(440)调节旋转板(450)移向和远离运动板(4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地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地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