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的进样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发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色谱柱、检测器和相关的电气系统都已非常完善,唯独进样器的可靠性仍未达到日常分析所要求的水平。正如柯·格罗伯(K.Grob)所言“若小汽车的发动机的可靠性都象毛细管色谱进样器那样差,那么现代社会仍将是马车的天下。”表1对比了目前主要CGC进样技术的特点。分流/不分流进样技术应用最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自动化,但因采用热进样方式,样品歧视失真明显,定量及重复精度较差。七十年代末期提出的冷柱头进样及程序升温汽化进样对进样器设计作了很大的改进,均采用冷进样方式而有效的减小了沸点歧视效应,改善了进样器的定量准确度,是目前CGC进样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这两种进样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仍是空白,无能力生产这类进样器。纵观现有进样器,就会发现它们的设计完全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一个单独控温、能使样品汽化且与色谱炉完全独立的部件。实质上,从色谱的基本原理可知,气相色谱进样器的作用就是将汽化了的样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毛细管气相色谱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样装置主要包括一十通阀(1)和一根可插入预柱内的毛细管(2);十通阀(1)的1、2位接样品的进出口,3位接样品定量管的一端,4位接毛细管(2)的一端,5位与载气相连,6位与冲洗溶剂定量管的一端相接,7、8位接冲洗溶剂的进出口,9位与冲洗溶剂定量管的另一端相接,10位接样品定量管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亚风,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