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因此对海洋的开发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潜探技术不断的发展,潜探装置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水中压力平衡装置是研究重点之一。水下压力平衡装置是潜探设备的重要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潜艇以及水下快艇等。水下压力平衡装置不仅要求能实现不同深度的压力平衡,而且还要求能重复使用并稳定工作。然后市面上现有压力平衡装置对于复杂的水下压力环境,存在无法长期重复使用的问题,无法满足使用和环保的要求。磁流变液在外界磁场的激励下具有刚度可变和粘度可调的特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具有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能够解决装置需要适用于不同深度下的水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该装置是由上壳体(1)、螺钉(2)、电流控制器(3)、保护套(4)、下壳体(5)、螺栓(6)、一号螺母(7)、活塞杆(8)、二号密封圈(9)、磁流变液(10)、励磁线圈(11)、通电导线(12)、一号密封圈(13)、压板(14)、滚动膜片(15)、油液(16)、二号螺母(17)、中间壳体(18)、内层壳体(19)、三号密封圈(20)、四号密封圈(21)组成;/n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5)之间夹带了一层滚动膜片(15),并通过螺钉(2)进行紧固连接,从而构成装置的外壳;/n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内部由内向外依次有活塞杆(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水下压力平衡装置,该装置是由上壳体(1)、螺钉(2)、电流控制器(3)、保护套(4)、下壳体(5)、螺栓(6)、一号螺母(7)、活塞杆(8)、二号密封圈(9)、磁流变液(10)、励磁线圈(11)、通电导线(12)、一号密封圈(13)、压板(14)、滚动膜片(15)、油液(16)、二号螺母(17)、中间壳体(18)、内层壳体(19)、三号密封圈(20)、四号密封圈(21)组成;
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5)之间夹带了一层滚动膜片(15),并通过螺钉(2)进行紧固连接,从而构成装置的外壳;
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内部由内向外依次有活塞杆(8)、励磁线圈(11)、磁流变液(10)、二号密封圈(9)、三号密封圈(20)、内层壳体(19)、电流控制器(3)、中间壳体(18)、一号密封圈(13)、滚动膜片(15)、压板(14)、四号密封圈(21)、二号螺母(17)和油液(16);
所述的活塞杆(8)的顶部由下而上依次安装为内层壳体(19)、中间壳体(18)、一号密封圈(13)、滚动膜片(15)、压板(14)、四号密封圈(21)、二号螺母(17),活塞杆(8)使用螺纹与二号螺母(17)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的活塞杆(8)的中部由下而上顺序安装两个励磁线圈(11),励磁线圈(11)通过内置在活塞杆(8)内部的通电导线(12)连接到安装在中间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甫,蒋佳杰,党泽琳,郑亚男,周崇秋,贺新升,王智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