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05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一种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包含一固定部、一连杆组件、一移动部、一离合组件与一驱动组件,固定部具有一第一、一第二枢接部;连杆组件包含有一第一、一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一枢轴枢接于第一枢接部,第二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二枢轴枢接于第二枢接部;移动部具有一第三、一第四枢接部,第三枢接部经由一第三枢轴与第一连杆枢接,第四枢接部经由一第四枢轴与第二连杆枢接;所述拨链臂连接于所述移动部;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或第二连杆,且带动第一枢轴至第四枢轴中的一个以带动连杆组件枢摆。借此,使得后变速器整体的体积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的后变速器
本技术与自行车的变速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的后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自行车休闲活动之盛行,自行车由早期之代步工具,已成为休闲运动之工具,为了改善增加自行车之性能,自行车的制造技术不断提升,其中,变速器是影响骑乘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后变速器为例,后变速器包括一移动架及一拨链臂,移动架连接于车架且采用平行四连杆之机构,拨链臂连接于移动架上,借由移动移动架带动拨链臂,进而改变链条与链轮的相对位置,达到变换档位的目的,使骑乘者可以因应路况换档,提升骑乘速度。传统的后变速器是以缆线牵引移动架,而带动拨链臂。近年来,市面上已出现电子式后变速器,其系以马达作为驱动,并利用齿轮组来将马达的动力传送到一输出轴,使输出轴旋转带动移动架移动。电子式后变速器设有提升换档效率之优点,使得换档更为快速便利,然而,仍然存在着下列缺点:1、电子式后变速器的移动架是位于车架的外侧,当移动架受到外力撞击时可能因为移动架移动的力量过大而导致齿轮组或马达的输出轴受损,而无法再换档。2、电子式后变速器的马达及齿轮组的安装位置是外挂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固定部,设置于一车架,所述固定部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n一连杆组件,包含有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n一移动部,具有一第三枢接部与一第四枢接部,所述第三枢接部经由一第三枢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四枢接部经由一第四枢轴与所述第二连杆枢接;/n一拨链臂,连接于所述移动部;/n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一个上,且所述驱动组件包含一马达与一传动齿轮组,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部,设置于一车架,所述固定部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
一连杆组件,包含有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经由一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
一移动部,具有一第三枢接部与一第四枢接部,所述第三枢接部经由一第三枢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四枢接部经由一第四枢轴与所述第二连杆枢接;
一拨链臂,连接于所述移动部;
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一个上,且所述驱动组件包含一马达与一传动齿轮组,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与第四枢轴中的一个以带动所述连杆组件枢摆,进而带动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拨链臂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耦接于所述第一枢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耦接于所述第三枢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耦接于所述第二枢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耦接于所述第四枢轴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其中,包含一固定件;其中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的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或第四枢轴设有一销孔,与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或第四枢轴连接的所述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第三枢接部或第四枢接部设有一销孔,所述固定件穿过两个销孔以固定两个销孔的相对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的后变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龙斐
申请(专利权)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