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气物理测量领域,涉及到利用白光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和气象能见度的一种仪器。
技术介绍
对大气消光系数和能见度的测量,也就是对大气中悬浮的水汽物、气溶胶粒子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测量。由于天气现象的多样性和粒子各种成份形状的复杂性,选用不同的波长光束在测量它们当中,传输吸收和散射是不一样的,世界气象组织为了摆脱能见度受主观的和物理的因素的影响,采用了基本的气象量,即大气透明度。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因此详尽探讨和发展符合MOR新的测量仪器是完全必要的。目前,公知的能见度测量仪所采用的测量手段都不能完整描述气象光学视程(MOR)甚至会产生很大测量误差,例如红外光对霾的测量。在有些特定天气,仪器测量结果往往与实际观测数据有偏差,甚至测量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相关,这里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测量光源选择不当造成的。世界气象组织定义气象光学视程(MOR)为“色温2700K的白炽灯的平行光束,光通量削弱为其初始值的0.05时所需通过的大气路径长度”。在以往能见度测量当中,广泛使用的光源有卤灯,氙灯,红外发光管LED。卤灯和脉冲氙灯有一些很难克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白光测量能见度和大气消光系数的仪器,包括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温度的采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检测白光LED光强度、光波长、光色彩的并其镜头污染可补偿的发射装置、用于分离信号与随机误差的动态检测的并其镜头污染可补偿的接收装置及用于分析判别影响能见度变化天气现象的降水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