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8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包括门槛内板、立板和门槛外板,立板为平面板且位于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之间,门槛内板连接立板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左腔体,门槛外板连接立板另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右腔体,右腔体内设有铝合金吸能板,铝合金吸能板两端设有电搭接凸台,铝合金吸能板用于提升门槛外板的强度以防止其在侧碰时碎裂,电搭接凸台用于电性连通氢能汽车车身结构前后端的电器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门槛梁,并在门槛梁外板内设置带有电搭接凸台的铝合金吸能板,在保证门槛梁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达到了轻量化的要求,并满足了门槛梁的碰撞吸能以及氢能汽车前后端通电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车身轻量化的要求也日渐严苛。为了适应轻量化的要求,同时满足对车身性能的要求,部分新燃料汽车厂家在设计汽车门槛梁时,会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来代替传统钢板结构,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一种非导体脆性材料,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门槛梁具有如下问题:首先是难以保证氢能汽车在发生侧碰时门槛梁的刚度和强度,其次如何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门槛梁的碰撞吸能结构及在门槛梁结构内设计电搭接结构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包括门槛内板、立板和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几”字形,所述立板为平面板且位于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之间,所述门槛内板连接所述立板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左腔体,所述门槛外板连接所述立板另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右腔体,所述左腔体和所述右腔体的横向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右腔体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内板、立板和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几”字形,所述立板为平面板且位于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之间,所述门槛内板连接所述立板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左腔体,所述门槛外板连接所述立板另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右腔体,所述左腔体和所述右腔体的横向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右腔体内设有铝合金吸能板,所述铝合金吸能板两端设有电搭接凸台,所述铝合金吸能板用于提升所述门槛外板的强度以防止其在侧碰时碎裂,所述电搭接凸台用于电性连通氢能汽车车身结构前后端的电器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内板、立板和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几”字形,所述立板为平面板且位于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之间,所述门槛内板连接所述立板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左腔体,所述门槛外板连接所述立板另一侧面并与其形成右腔体,所述左腔体和所述右腔体的横向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右腔体内设有铝合金吸能板,所述铝合金吸能板两端设有电搭接凸台,所述铝合金吸能板用于提升所述门槛外板的强度以防止其在侧碰时碎裂,所述电搭接凸台用于电性连通氢能汽车车身结构前后端的电器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吸能板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铝合金吸能板厚度为1.0mm至2.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吸能板通过结构胶连接所述门槛外板。


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尊有郝义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