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75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包括手刹主体和手刹壳体,所述手刹主体的右端安装有弧形转块,所述弧形转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手刹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外壁均安装有匹配的触点开关,所述手刹壳体前壁开孔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手刹主体的前壁也开孔安装有警示灯体,通过行车检测器,触点开关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以及警示灯体和蜂鸣器组成警示模块,可以在车辆停止驻车时,自动的检测手刹主体的启动情况,并且更具情况发出实时的警报工作,综上所述,此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不但使用方便、高效,并且增加电动车的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具体为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电动车由于其节能、环保能量转化率高电动车的便捷,成为人们短途出行老人代步和接送小孩日常交通工具,再加上相对汽车的廉价和低成本,在广大城镇农村市场使用相当广泛,电动车(三轮、四轮)在使用过程中,都有类似现象:很多时候匆忙停车,也没有注意停车地点地面是否平坦,是否会存在溜车的情况,在下车时,电锁钥匙忘记拔掉,更甚的是也忘记拉手刹(很多汽车用户停车忘记拉手刹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一旦发生溜车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安全事故,对道路安全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安全性能低和警示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所述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不但使用方便、高效,而增加电动车的安全性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包括手刹主体和手刹壳体,所述手刹主体设置在手刹壳体的上方,且所述手刹主体的右端安装有弧形转块,所述弧形转块设置在手刹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弧形转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手刹壳体的内壁,且弧形转块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手刹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外壁均安装有匹配的触点开关,所述手刹壳体前壁开孔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手刹主体的前壁也开孔安装有警示灯体,所述警示灯体、蜂鸣器、触点开关和车辆电源组成闭合回路。优选的,下方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右端,且下方所述触点开关通过伸缩杆连接第二固定板,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警示灯体为红色警示灯设置,且所述警示灯体在手刹主体上等分的安装有三个。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主要由粗管和细杆组成,粗管套设在细杆的外壁,且粗管的内壁通过卡块活动连接细杆。优选的,所述警示灯体和蜂鸣器组成警示模块,所述触点开关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所述手刹检测模块通过信号连接行车检测器。优选的,所述蜂鸣器的外壁安装有防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行车检测器,触点开关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以及警示灯体和蜂鸣器组成警示模块,可以在车辆停止驻车时,自动的检测手刹主体的启动情况,并且更具情况发出实时的警报工作,综上所述,此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不但使用方便、高效,并且增加电动车的安全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结构图。图中标号:1、手刹主体;2、手刹壳体;3、销轴;4、弧形转块;5、第一固定板;6、触点开关;7、第二固定板;8、伸缩杆;9、弹簧;10、蜂鸣器;11、警示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包括手刹主体1和手刹壳体2,手刹主体1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上方,且手刹主体1的右端安装有弧形转块4,弧形转块4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内腔中,弧形转块4通过销轴3活动连接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弧形转块4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第二固定板7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外壁均安装有匹配的触点开关6,下方触点开关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7的右端,且下方触点开关6通过伸缩杆8连接第二固定板7,伸缩杆8的外壁套设有弹簧9,伸缩杆8和弹簧9的组合,可以实现第二固定板7上触点开关6小幅度的运动,使得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7之间的两个触点开关6,可以更好的贴合工作,伸缩杆8主要由粗管和细杆组成,粗管套设在细杆的外壁,且粗管的内壁通过卡块活动连接细杆,伸缩杆8结构设计合理,复位效果佳,手刹壳体2前壁开孔安装有蜂鸣器10,蜂鸣器10的外壁安装有防尘网,对蜂鸣器10可以起到一个防尘的功能,手刹主体1的前壁也开孔安装有警示灯体11,警示灯体11为红色警示灯设置,且警示灯体11在手刹主体1上等分的安装有三个,警示灯体11通过三个红色灯体的设置,使得此装置的警示效果更好,便于人们的观察,提高此装置的警示度,警示灯体11、蜂鸣器10、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闭合回路,警示灯体11和蜂鸣器10组成警示模块,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手刹检测模块通过信号连接行车检测器,行车检测器可以检测车辆不同的工作状态,行车状态、停车状态或熄火状态,在行车状态时,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停止工作,在停车状态或熄火状态时,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工作。工作原理,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行车检测器可以检测车辆不同的工作状态,行车状态、停车状态或熄火状态,在行车状态时,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停止工作,在停车状态或熄火状态时,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手刹检测模块工作,若手刹主体1没有拉起,使得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7之间的两个触点开关6可以相互接触,同时若手刹主体1拉起的位置不够,下方触点开关6通过伸缩杆8连接第二固定板7,伸缩杆8的外壁套设有弹簧9,伸缩杆8和弹簧9的组合,可以使得第二固定板7上的触点开关6向上进行小幅度的运动,也会使得两个触点开关6之间闭合,则警示灯体11、蜂鸣器10、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闭合回路,使得警示灯体11和蜂鸣器10组成警示模块工作,蜂鸣器10发出蜂鸣声音,警示灯体11发出闪烁的红色警示灯光,以此警示行车驾驶员,反正,若行车驾驶员将手刹主体1拉动到位时,通过弧形转块4的联动,使得两个触点开关6之间完全分离,进而警示灯体11和蜂鸣器10组成警示模块停止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刹主体(1)和手刹壳体(2),所述手刹主体(1)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上方,且所述手刹主体(1)的右端安装有弧形转块(4),所述弧形转块(4)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内腔中,所述弧形转块(4)通过销轴(3)活动连接所述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弧形转块(4)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外壁均安装有匹配的触点开关(6),所述手刹壳体(2)前壁开孔安装有蜂鸣器(10),所述手刹主体(1)的前壁也开孔安装有警示灯体(11),所述警示灯体(11)、蜂鸣器(10)、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闭合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刹主体(1)和手刹壳体(2),所述手刹主体(1)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上方,且所述手刹主体(1)的右端安装有弧形转块(4),所述弧形转块(4)设置在手刹壳体(2)的内腔中,所述弧形转块(4)通过销轴(3)活动连接所述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弧形转块(4)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手刹壳体(2)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外壁均安装有匹配的触点开关(6),所述手刹壳体(2)前壁开孔安装有蜂鸣器(10),所述手刹主体(1)的前壁也开孔安装有警示灯体(11),所述警示灯体(11)、蜂鸣器(10)、触点开关(6)和车辆电源组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行车用安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方所述触点开关(6)设置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河松张二永姚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