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55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具体涉及模具生产领域,包括后模板和后模仁,所述后模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上安装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后模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滑块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远离后模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安装腔的底端设置有供斜导柱滑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后模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槽的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止动块和限位杆,能够避免滑动从安装腔中滑出,防止滑块脱离后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生产侧面有孔、凹槽或凸台的产品时,在进行开模分型的过程中,由于这些孔、凹槽或凸台的方向与脱模方向不一致,与型芯产生干涉而无法正常脱模,此时则需要采用侧向分型机构来实现。且要求侧向分型机构具有可相对运动的大行位块和小行位块,通过在开模分型时,选择适合的时机,在不同时间段控制小行位块和大行位块运动。例如,针对注塑出带孔、凹槽或凸台的这类产品,需要在分型初期控制小行位块运动,大行位块则处于停止运动的状态,而分型后期则需要控制大行位块和小行位块同时运动。现有的模具生产过程中,开模时滑块在斜导柱的带动下快速运动,由于模具开模运动过快,滑块动能过剩容易脱离后模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包括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包括后模板(1),所述后模板(1)上固定设置有后模仁(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3)上安装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与后模仁(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5),所述滑块(4)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滑块(4)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止动块(7),所述止动块(7)远离后模仁(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14),所述滑块(4)上设置有斜导柱(8),所述安装腔(3)的底端设置有供斜导柱(8)滑动的凹槽(9),所述凹槽(9)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包括后模板(1),所述后模板(1)上固定设置有后模仁(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3)上安装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与后模仁(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5),所述滑块(4)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滑块(4)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止动块(7),所述止动块(7)远离后模仁(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14),所述滑块(4)上设置有斜导柱(8),所述安装腔(3)的底端设置有供斜导柱(8)滑动的凹槽(9),所述凹槽(9)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远离后模仁(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12),且所述缓冲弹簧(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槽(10)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运动行程限位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滑动设置在安装腔(3)中,所述滑块(4)相对于限位板(6)和止动块(7)滑动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丰裕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