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254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包括产品铸件本体,所述产品铸件本体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顶出推板,所述产品铸件本体的右下方设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分离层,所述分离箱的右侧设有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右侧连接有水口金属分离机,所述输送管道的一侧连接有注塑机,所述注塑机的出料口连接有热塑成型组件,所述定模固定板的内腔设有多头热流道喷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线经过多单元设计,集成化、自动化,结构简单、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廉,原料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节约成本,能耗低,能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具体为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热流道(HotRunnerSystems)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热流道工艺有时称为热集流管系统,或者称为无流道模塑。现有的热流道产品线不能够多单元协同工作,以及不能够对余料进行循环再利用,排出的余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能耗高、制造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包括产品铸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铸件本体(1)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顶出推板(2),所述产品铸件本体(1)的右下方设有分离箱(3),所述分离箱(3)的顶部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的下方设有分离层(5),所述分离箱(3)的右侧设有第一传输带(6),所述第一传输带(6)的右侧连接有水口金属分离机(8),所述水口金属分离机(8)的右侧连通有输送管道(13),所述输送管道(13)的一侧连接有注塑机(14),所述注塑机(14)的出料口连接有热塑成型组件(16),所述热塑成型组件(16)包括动模固定板(161)、定模固定板(162)、第二顶出推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包括产品铸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铸件本体(1)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顶出推板(2),所述产品铸件本体(1)的右下方设有分离箱(3),所述分离箱(3)的顶部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的下方设有分离层(5),所述分离箱(3)的右侧设有第一传输带(6),所述第一传输带(6)的右侧连接有水口金属分离机(8),所述水口金属分离机(8)的右侧连通有输送管道(13),所述输送管道(13)的一侧连接有注塑机(14),所述注塑机(14)的出料口连接有热塑成型组件(16),所述热塑成型组件(16)包括动模固定板(161)、定模固定板(162)、第二顶出推板(163)、产品镶件(164)、水口残余料拉杆(165)、水口残余料压板(166)、多头热流道喷咀组件(167)、热塑成型进料口(168)、热塑成型喷咀(169)和注塑管道(170),所述动模固定板(16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水口残余料压板(166),所述定模固定板(162)的内腔设有多头热流道喷咀组件(167),所述热塑成型组件(16)的外壁右侧底部设有热塑成型进料口(168),所述热塑成型进料口(168)的左侧设有热塑成型喷咀(1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热流道喷咀组件(167)包括第一管道(1671)、第二管道(1672)、第三管道(1673)、第四管道(1674)、第一挤出喷咀(1675)、第二挤出喷咀(1676)、第一出料喷咀(1677)和第二出料喷咀(1678),所述多头热流道喷咀组件(167)内设有注塑管道(170),所述注塑管道(170)的左侧分别连通有第一管道(1671)和第二管道(1672),所述第一管道(16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