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250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是一种适合于在各类核酸分析中应用的电泳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上电泳槽、环形阳极电极、下电泳槽、环形阴极电极、立柱、微管型电泳凝胶组成,并采用逆向电泳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避免操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电泳结果稳定性强;无需专门的紫外分析仪;可防止由于扩增产物污染造成的PCR假阳性等优点。对进一步促进核酸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适合于在各类核酸分析中应用的电泳系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核酸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检验、法医鉴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泳技术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目前普遍使用的电泳方法均采用板式电泳方式。它不仅技术要求高,制胶时间和电泳时间均长达数小时;而且由于操作中的误差,不同批次的电泳结果难以相互比较;同时电泳凝胶的单体及荧光染料对操作者的健康均有严重危害另外其实验结果也需要专门的紫外分析仪进行观察判读。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这一荣获诺贝尔奖的核酸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及法医鉴定等诸方面的迅速应用,使其已经成为基因诊断技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因PCR过程中标本内的特异核酸片段被数十万倍地扩增,而在电泳分析中的上样、电泳、染胶、观察各个操作中均有可能使该特异核酸片段污染实验室环境及有关的仪器和操作工具,从而使以后进入实验室的标本被间接污染。由于PCR技术的灵敏度极高,这种扩增产物污染常造成假阳性结果(国外称之为Carry Over),这已成为PCR技术最大的缺点。国外甚至以报废整个实验室及所有仪器和操作工具的代价来消除假阳性。总之,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板式电泳方式存在上述种种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酸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板式电泳技术要求高,制胶时间和电泳时间较长,不同批次的电泳结果难以相互比较,电泳凝胶的单体及荧光染料对操作者的健康构成危害,其实验结果需要专门的紫外分析仪进行观察判读以及由扩增产物污染常造成的PCR假阳性结果等诸项不足。以进一步推动核酸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研制出一种国内外未见报导及生产的新型电泳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板式电泳的上述不足,该装置称为“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附图是该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为充满电泳缓冲液的上电泳槽;(2)是位于上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阳极电极;(5)为位于上电泳槽下部,充满电泳缓冲液的下电泳槽;(7)是位于下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阴极电极;(4)是位于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联接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的立柱;(6)是放置于下电泳槽中的样品管;(8)是在样品管中与样品固化剂混合后被固化的样品;(3)为安置在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的微管型电泳凝胶,它是一只标有刻度的玻璃管,内部充满电泳凝胶及荧光染料,其上端插入上电泳槽底部,下端插入固化后的样品中。当电极通电后,样品沿微管型电泳凝胶自下而上逆向泳动,完成电泳过程。首先,由于微管型电泳凝胶可以工厂化大规模成批生产并长期保存,操作者无需自行制胶及染胶,因而也无需掌握有关技术;同时既省略了制胶时间,也避免了电泳凝胶的单体及荧光染料对操作者健康构成的危害;其次,由于大规模成批生产的微管型电泳凝胶消除了批间操作误差,加之其上标有刻度,所以不同批次的电泳结果可以相互比较;而且,其电泳结果既可以在电泳结束后用专门的紫外分析仪进行观察判读,也可以在电泳过程中用普通紫外光源,如小型验钞器等随时直接观察;尤其是由于采用了样品固化剂及封闭的微管型电泳凝胶,只需在样品中滴入固化剂使其固化后插入微管型电泳凝胶便可开始电泳,这不仅省去了板式电泳中将样品吸出并与上样缓冲液混合后上样的操作过程,而且也避免了电泳过程中样品的播散,因此大大减少了扩增产物污染的机会,从而降低了PCR的假阳性率;另外,也因为采用了封闭的微管型电泳凝胶,不但消除了电泳过程中样品的横向扩散,使电泳条带更加清晰,而且也使电流相对集中,使电泳速度大大加快,电泳时间大大缩短,从板式电泳的1-2小时缩短至5-10分钟。因此,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避免操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电泳结果稳定性强;无需专门的紫外分析仪;可防止由于扩增产物污染造成的PCR假阳性等优点。并较好地克服了板式电泳技术要求高;制胶时间和电泳时间较长;不同批次的电泳结果难以相互比较;电泳凝胶的单体及荧光染料对操作者的健康构成危害;其实验结果需要专门的紫外分析仪进行观察判读以及由扩增产物污染常造成的PCR假阳性结果等诸项不足。对进一步促进核酸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利用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分析PCR实验结果1PCR结束后在样品管中滴入预热的相当于样品二分之一体积的样品固化剂,使其突破液体石蜡保护层并与样品混合;样品管置0℃5分钟使样品固化。2将样品管安放到下电泳槽内;将微管型电泳凝胶下端插入固化后的样品,上端插入上电泳槽底部。3将电泳缓冲液分别注满上下两个电泳槽,接通电源开始电泳。4用小型验钞器随时观察电泳结果;或者待5-10分钟后取下微管型电泳凝胶用专门的紫外分析仪进行观察判读。由于PCR技术在临床检验(如肿瘤、各种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法医鉴定(如谋杀案、强奸案的痕迹鉴定、亲子鉴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本技术使其结果分析过程更为安全、简单、快速、稳定。因此对进一步促进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由上电泳槽、位于上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阳极电极、位于上电泳槽下部的下电泳槽、位于下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阴极电极、位于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联接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的立柱等组成,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了安置在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的微管型电泳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其特征为微管型电泳凝胶是一只标有刻度的玻璃管,内部充满电泳凝胶及荧光染料。专利摘要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是一种适合于在各类核酸分析中应用的电泳系统。本技术由上电泳槽、环形阳极电极、下电泳槽、环形阴极电极、立柱、微管型电泳凝胶组成,并采用逆向电泳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避免操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电泳结果稳定性强;无需专门的紫外分析仪;可防止由于扩增产物污染造成的PCR假阳性等优点。对进一步促进核酸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文档编号G01N33/558GK2232142SQ9422295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杨晓林, 王申五, 王虹 申请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由上电泳槽、位于上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阳极电极、位于上电泳槽下部的下电泳槽、位于下电泳槽底部中心的环形阴极电极、位于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联接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的立柱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了安置在上电泳槽与下电泳槽之间的微管型电泳凝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林王申五王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