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构件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由于相比传统现浇方式施工,装配式施工速度更快,不会带来大量扬尘以及噪音污染,所以很多城市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由于采用工厂预制构件,再在现场拼装的方式施工,所以在预制构件的拼接部位需要留设很多连接锚固件,一般是将结构件内的钢筋伸出一部分,如图1所述,这就使得在预制时模板上对应位置需要留设洞口供钢筋穿过,考虑到模板搭设的误差,这些洞口的尺寸不可能正好等于钢筋的外径,洞口是显著偏大的,这样浇筑混凝土时就需要将模板上洞口的一些部分进行封堵,一般采用残布条或橡胶套等进行封堵,效果不好,且塞入不方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方便塞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层(1),外圈层(2),内衬条(3),外衬条(4),塞套(5),所述内圈层(1)的外轮廓为圆柱状,所述外圈层(2)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外圈层(2)的前段部外径小于其后端部外径,所述外圈层(2)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21),同样,所述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小于其后端部内径,所述内圈层(1)的外径小于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1)插入设置在空腔(21)内,且内圈层(1)的外壁与外圈层(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2),所述内圈层(1)与外圈层(2)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层(1),外圈层(2),内衬条(3),外衬条(4),塞套(5),所述内圈层(1)的外轮廓为圆柱状,所述外圈层(2)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外圈层(2)的前段部外径小于其后端部外径,所述外圈层(2)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21),同样,所述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小于其后端部内径,所述内圈层(1)的外径小于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1)插入设置在空腔(21)内,且内圈层(1)的外壁与外圈层(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2),所述内圈层(1)与外圈层(2)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间隙(22)的前部位置内宽小于其后部位置的内宽,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橡胶环(23),所述橡胶环(23)具备弹性能力,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外周边沿,所述内圈层(1)的前端也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