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鹏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37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拉板、拉孔、螺纹杆、第一连接板、通孔、第二连接板、螺纹孔、第二夹板、套筒、侧槽、导线、导向柱、螺纹头、第一弹簧、绝缘橡胶垫、卷筒、连接杆、第二弹簧和活动腔。可直接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在接线柱上,此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板会与第二夹板进行靠拢,再拧动螺纹杆,螺纹杆会与螺纹孔发生螺合,从而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进行固定,增强了夹持时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可将卷筒从套筒的内部拉出,此时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第二弹簧会被压缩,再将导线缠绕在卷筒的表面,直至导线完全被收卷,松开卷筒,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卷筒会重新缩回套筒内部,便于对导线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保护夹持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属于继电保护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遥控,遥测等。在现有技术中,继电保护装置通常会采用带线夹的导线与设备进行连接,现有的线夹一般采用的是弹簧夹,其张开范围与安装夹持的稳定性较为一般,容易出现松脱现象,影响使用,且目前的夹持装置在不使用时容易出现导线缠绕的现象,不便于收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拉板、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拉板(2)、拉孔(3)、夹持结构、套筒(8)、收线结构和导线(9);/n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7)、螺纹杆(4)和导向柱(10),所述第一夹板(1)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表面开有通孔(51),所述第二夹板(7)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第二连接板(6),且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表面开有螺纹孔(61);所述螺纹杆(4)末端贯穿所述通孔(51)并与所述螺纹孔(6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10)的底端固接有螺纹头(101),所述导向柱(10)贯穿所述通孔(51),且所述螺纹头(10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拉板(2)、拉孔(3)、夹持结构、套筒(8)、收线结构和导线(9);
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7)、螺纹杆(4)和导向柱(10),所述第一夹板(1)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表面开有通孔(51),所述第二夹板(7)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第二连接板(6),且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表面开有螺纹孔(61);所述螺纹杆(4)末端贯穿所述通孔(51)并与所述螺纹孔(6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10)的底端固接有螺纹头(101),所述导向柱(10)贯穿所述通孔(51),且所述螺纹头(101)与所述螺纹孔(6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顶端设有第一弹簧(11),且所述第一弹簧(11)套接于所述导向柱(10)表面;
所述收线结构包括卷筒(13)、连接杆(14)、第二弹簧(15)和活动腔(16),所述卷筒(13)套接于所述套筒(8)内部,所述活动腔(16)开设在所述卷筒(13)的顶端端面,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6)内部,且所述连接杆(14)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万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