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06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清洗槽,垃圾清洗槽包括互相隔离的浸泡区、喷淋区和清水区,喷淋区上方设有高压喷淋头,垃圾清洗槽内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上传送面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浸泡区内,第二凹槽位于清水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建筑垃圾的清洗分为三个过程,即浸泡、喷淋和清水洗净,喷淋为主要的清洗阶段,通过高压喷淋头喷出高压水,能够轻易将建筑垃圾表面的灰尘及泥土冲走,无需频繁更换清洗用水,因此节约了用水量,并且高压喷淋前先对粘在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泡软,更利于高压水将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冲洗下来,喷淋后建筑垃圾再进入清水区实现将建筑垃圾进一步洗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回收利用的方式为:混凝土块分拣→破碎→分级筛选→清洗→干燥,最后得到符合尺寸要求的混凝土颗粒,作为新拌混凝土的粗骨料使用。现有技术中对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的清洗方式较为传统,通常是将混凝土颗粒装在一个网框内,将网框置于清洗池内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清洗,但是这种方式要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泥土清洗干净,需要多次换水,浪费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建筑垃圾清洗时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清洗槽,垃圾清洗槽包括互相隔离的浸泡区、喷淋区和清水区,喷淋区上方设有高压喷淋头,垃圾清洗槽内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上传送面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浸泡区内,第二凹槽位于清水区内。本方案的原理在于:传送带用于对建筑垃圾破碎后的破碎料进行传送,破碎料在传送带上依次经过浸泡区、喷淋区和清水区,建筑垃圾先在浸泡区内进行浸泡,初步将建筑垃圾表面的灰尘去除,并且将粘在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等杂质泡软,然后建筑垃圾进入喷淋区,喷淋区上方的高压喷淋头喷出高压水冲洗破碎料,从而将建筑垃圾进一步清洗干净,最后建筑垃圾进入清水区内,清水对喷淋清洗后的建筑垃圾再次进行清洗,从而将建筑垃圾彻底清洗干净。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1、本方案对建筑垃圾的清洗分为三个过程,即浸泡、喷淋和清水洗净,喷淋为主要的清洗阶段,通过高压喷淋头喷出高压水,能够轻易将建筑垃圾表面的灰尘及泥土冲走,无需频繁更换清洗用水,因此节约了用水量,并且高压喷淋前先对粘在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泡软,更利于高压水将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冲洗下来,喷淋后建筑垃圾再进入清水区实现将建筑垃圾进一步洗净。2、通过传送带的上传送面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即可实现传送带上的建筑垃圾进入水中以及从水中出来,从而实现清洗的效果。进一步,传送带侧面均固定有若干个卡合杆,垃圾清洗槽内壁上设有导向轨道,卡合杆均滑动连接在导向轨道内,导向轨道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相同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传送带上的各个卡合杆位于导向轨道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内时,使得传送带的上传送面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进一步,传送带上密布有漏水孔。建筑垃圾位于传送带上时,水以及清洗下来的泥沙等杂质能够从漏水孔漏下,避免杂质在传送带上堆积,造成清洗不彻底的问题。进一步,传送带的边沿设有挡板。挡板能够避免传送带上的破碎料掉落至传送带外。进一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呈倒梯形。建筑垃圾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传送时,能够缓慢进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避免建筑垃圾在传送带上堆积。进一步,垃圾清洗槽内部固定有浸泡槽和清水槽,浸泡槽位于浸泡区内,清水槽位于清水区内,第一凹槽位于浸泡槽内,第二凹槽位于清水槽内。建筑垃圾在浸泡区进行浸泡以及在清水区进行清水洗净时,是通过浸泡槽和清水槽内的水分别没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来实现的。进一步,传送带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均位于垃圾清洗槽外部。传送带上的破碎料从传送带的出料端排出后,能够排到垃圾清洗槽外部。进一步,垃圾清洗槽底部开设有废水出口。废水出口用于垃圾清洗槽内的废水排出垃圾清洗槽外。进一步,垃圾清洗槽外壁上设有震动器。通过震动器能够使得破碎料在传送带上处于震动状态,清洗效果更好。进一步,浸泡槽与清水槽之间连有水泵,水泵的入口与清水槽连通,水泵的出水端与浸泡槽连通。浸泡槽内的水主要是起到浸泡的作用,清水槽内的水对经过喷淋后的建筑垃圾进行洗净后仍然保持较为洁净的状态,因此可以将清水槽内的水引至浸泡槽内,实现水的二次利用,充分利用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向剖视图;图2为图1中垃圾清洗槽的俯视图。图1和图2中的箭头表示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垃圾清洗槽1、浸泡区101、喷淋区102、清水区103、转轴2、安装板200、传送带3、卡合杆30、第一凹槽301、第二凹槽302、导向轨道31、清水槽4、清水水位线40、浸泡槽5、浸泡水位线50、喷淋管6、高压喷淋头60、废水出口7。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清洗槽1,垃圾清洗槽1外壁上安装有震动器,垃圾清洗槽1底部开设有废水出口7。垃圾清洗槽1包括互相隔离的浸泡区101、喷淋区102和清水区103,喷淋区102上方安装有喷淋管6,喷淋管6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喷淋头60。垃圾清洗槽1内安装有传送带3,传送带3上密布有漏水孔,传送带3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均位于垃圾清洗槽1外部,传送带3的上传送面具有均呈倒梯形的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第一凹槽301位于浸泡区101内,第二凹槽302位于清水区103内。传送带3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传送带3内侧设有四个转轴2,四个转轴2均位于垃圾清洗槽1的外侧,传送带3绕在四个转轴2上,垃圾清洗槽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送带3穿出的孔,垃圾清洗槽1上焊接有安装板200,转轴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200上,其中一个转轴2连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转轴2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3运动。传送带3的两个侧面均固定有多个卡合杆30,垃圾清洗槽1内壁上开设有导向轨道31,卡合杆30均滑动连接在导向轨道31内,导向轨道31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形状相同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通过传送带3上的卡合杆30卡在导向轨道31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内,使得传送带3的上传送面形成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垃圾清洗槽1内部固定有浸泡槽5和清水槽4,浸泡槽5位于浸泡区101内,清水槽4位于清水区103内,第一凹槽301位于浸泡槽5内,第二凹槽302位于清水槽4内,传送带3的下传送面位于浸泡槽5和清水槽4的下方,浸泡槽5内的浸泡水位线50以及清水槽4内的清水水位线40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传送带3对建筑垃圾破碎后的破碎料进行传送(为避免传送带3上的破碎料掉落至传送带3外,在传送带3的边沿安装有挡板),破碎料在传送带3上依次经过浸泡区101、喷淋区102和清水区103,建筑垃圾先在浸泡区101内进行浸泡,初步将建筑垃圾表面的灰尘去除,并且将粘在建筑垃圾表面的泥土等杂质泡软,然后建筑垃圾进入喷淋区102,喷淋区102上方的高压喷淋头60喷出高压水冲洗破碎料,从而将建筑垃圾进一步清洗干净,建筑垃圾表面的灰尘泥土随喷在建筑垃圾上的水一起从传送带3上的漏水孔漏下,并从废水出口7排出垃圾清洗槽1外,建筑垃圾经过喷淋区102后再进入清水区103内,清水对喷淋清洗后的建筑垃圾再次进行清洗,从而将建筑垃圾彻底清洗干净。本技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清洗槽,垃圾清洗槽包括互相隔离的浸泡区、喷淋区和清水区,所述喷淋区上方设有高压喷淋头,所述垃圾清洗槽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传送面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浸泡区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清水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清洗槽,垃圾清洗槽包括互相隔离的浸泡区、喷淋区和清水区,所述喷淋区上方设有高压喷淋头,所述垃圾清洗槽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传送面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浸泡区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清水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侧面均固定有若干个卡合杆,所述垃圾清洗槽内壁上设有导向轨道,所述卡合杆均滑动连接在导向轨道内,所述导向轨道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相同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密布有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边沿设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胡犀李荣健黄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