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03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还包括套筒,所述底部固定板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底壁与固定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的顶部与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轮组,所述套筒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的两侧均与滚轮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货物放置在套筒顶部的滚轮组上,滚轮组带动货物向左侧移动,当货物移动至第一过滤板时,小件货物直接从网孔进入套筒底部的滚轮组上,起到了方便对货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管理
,具体为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
技术介绍
快递站是在货物运输行业中最后一个环节,作用是将从各个地方运输来的货物送到收件人的手中,是货物非常运输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将货物送到快递站的时候因为物品都是大小不一的会给整理货物带来不小的麻烦,人力整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十分消耗精力,很容易造成遗漏,为接解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该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解决了快递站整理货物十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还包括套筒,所述底部固定板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底壁与固定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的顶部与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轮组,所述套筒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的两侧均与滚轮组连接。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板的左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底部固定板顶部的左侧与限位轴承外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承的内环上安装有金属板且金属板上开设有方形槽口,所述金属板通过槽口与货物摆放立柜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货物摆放立柜的左侧与透明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透明隔板的右侧与第二过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且透明隔板位于货物摆放立柜的内腔中,所述透明隔板的右侧与第三过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且第三过滤板位于货物摆放立柜的内腔中,所述第三过滤板位于第二过滤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透明隔板的左侧与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轴承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板的底部与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与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货物摆放立柜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货物摆放立柜的顶部与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穿过承重板上开设的孔洞并与承重板活动连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通过将货物放置在套筒顶部的滚轮组上,滚轮组带动货物向左侧移动,当货物移动至第一过滤板时,小件货物直接从网孔进入套筒底部的滚轮组上,起到了方便对货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效果。(2)、该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将货物移动至滚轮组的最左侧时,货物进入货物摆放立柜的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在通过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将没有分类好的货物进行二次分类收集。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套筒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限位轴承的俯视图。图中:1底部固定板、2支撑杆、3固定连接杆、4套筒、5滚轮组、6第一过滤板、7货物摆放立柜、8透明隔板、9第二过滤板、10第三过滤板、11限位轴承、12限位块、13弹簧、14连接架、15承重板、16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1,还包括套筒4,底部固定板1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底部固定板1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2上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底壁与固定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杆3的顶部与套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4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轮组5,滚轮组5的作用是方便运输货物且比起现有的电机带动传输带在货物存放立柜7无法放入货物时不会出现较大的故障,套筒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过滤板6且第一过滤板6的两侧均与滚轮组5连接,通过将货物放置在套筒4顶部的滚轮组5上,滚轮组5带动货物向左侧移动,当货物移动至第一过滤板6时,小件货物直接从网孔进入套筒4底部的滚轮组5上,起到了方便对货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效果;底部固定板1的左侧开设有槽口,底部固定板1顶部的左侧与限位轴承11外环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轴承11的内环上安装有金属板且金属板上开设有方形槽口,限位轴承11的作用是在不妨碍货物存放立柜7旋转的情况下对货物存放立柜7进行限位,金属板通过槽口与货物摆放立柜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金属板的作用是在不妨碍货物存放立柜7旋转的情况下不妨碍活动存放立柜7上下移动,货物摆放立柜7的左侧与透明隔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透明隔板8的作用是将货物存放立柜7变为半密封空间且方便观测货物情况,透明隔板8的右侧与第二过滤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且透明隔板8位于货物摆放立柜7的内腔中,透明隔板8的右侧与第三过滤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且第三过滤板10位于货物摆放立柜7的内腔中,第三过滤板10位于第二过滤板9的下方,将货物移动至滚轮组5的最左侧时,货物进入货物摆放立柜7的第二过滤板9和第三过滤板10上,在通过第二过滤板9和第三过滤板10将没有分类好的货物进行二次分类收集;透明隔板8的左侧与限位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限位块12位于限位轴承11的上方,限位块12的作用是测量货物存放立柜7的承重受力,底部固定板1的底部与连接架14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架14的底部与承重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货物摆放立柜7的底部与弹簧13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13的底部与承重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13的作用是方便货物存放立柜7上下移动,货物摆放立柜7的顶部与限位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16的顶部穿过承重板15上开设的孔洞并与承重板15活动连接,限位杆16的作用是在货物存放立柜7上下移动的时候对弹簧13的位置进行限位。在使用时,将货物放置在套筒4顶部的滚轮组5上,滚轮组5带动货物向左侧移动,当货物移动至第一过滤板6时,小件货物直接从网孔进入套筒4底部的滚轮组5上,将货物移动至滚轮组5的最左侧时,货物进入货物摆放立柜7的第二过滤板9和第三过滤板10上,在通过第二过滤板9和第三过滤板10将没有分类好的货物进行二次分类收集,在货物摆放立柜7存放货物重量到达极限时,货物存放立柜挤7压弹簧13并向承重板15靠近,使限位块12与限位轴承11接触,通过透明隔板8观测是否存在问题并将货物存放立柜7旋转180°,完成工作。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4),所述底部固定板(1)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1)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上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底壁与固定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3)的顶部与套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轮组(5),所述套筒(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过滤板(6)且第一过滤板(6)的两侧均与滚轮组(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4),所述底部固定板(1)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1)顶部的右侧与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上开设有槽孔并通过槽孔底壁与固定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3)的顶部与套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轮组(5),所述套筒(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过滤板(6)且第一过滤板(6)的两侧均与滚轮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的左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底部固定板(1)顶部的左侧与限位轴承(11)外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承(11)的内环上安装有金属板且金属板上开设有方形槽口,所述金属板通过槽口与货物摆放立柜(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管理用货物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摆放立柜(7)的左侧与透明隔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透明隔板(8)的右侧与第二过滤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