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89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两侧后端上下部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箱体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且第二箱体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内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两侧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箱体、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和第一定位螺栓结构,具有便于恒温箱空间调节以及对恒温箱内部进行检修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
本技术涉及恒温箱
,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
技术介绍
恒温箱又名鼓风干燥箱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鉴定及出厂检验用,在一定的温度,用以饲养或培养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细胞等)的箱型器具,以前用于孵卵的恒温器,有的是通过热水加热(水温式),但实验用的大部分为电热式,装有电热器和温度调节器,是一种外壁上装有绝热材料的箱子或柜橱,目前,恒温箱在使用时,其自身内部空间为定尺寸设置,不易进行空间调节,满足不了使用需求,且对于恒温箱内部损坏零部件检修更换不便,影响使用效果,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两侧后端上下部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箱体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且第二箱体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一回型架和第二回型架,且第二回型架后端通过两侧上下端设置的第一限位螺栓螺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第一箱体内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两侧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且制冷模块设置于制热模块左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两侧中央位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侧防撞板,且第二箱体后端中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后防撞板,第一紧固螺栓设置于侧防撞板、后防撞板两侧端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上防撞板,且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底端两侧端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垫块,第二紧固螺栓设置于垫块底端中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两侧后端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中部通过第二定位螺栓螺纹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一侧与第一滑块外表面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一侧前端固定连接有铰接轴,且铰接轴内侧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正表面内侧中部焊接连接有拉动把手。优选的,所述箱门正表面上部镶嵌连接有温控模块,且温控模块输出端与制冷模块、制热模块的输入端电信连接,制冷模块、制热模块通过外侧上下端设置的第二限位螺栓与连接架螺纹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箱体、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定位螺栓,具有便于对恒温箱内部进行空间调节,满足使用需求的效果,解决了恒温箱在使用时,其自身内部空间为定尺寸设置,不易进行空间调节,满足不了使用需求的问题,在第一箱体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由第一滑块带动第二箱体在第一滑轨内侧进行向外的位置移动,用于第二箱体移出第一箱体内部,并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与第一滑块之间结构的连接,用于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之间结构的连接,实现对第一箱体内部空间的调节作业,适用于大量待恒温物体的恒温作业,方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架、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具有便于对恒温箱内部恒温结构进行损坏时结构的更换检修的效果,解决了对于恒温箱内部损坏零部件检修更换不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在第一箱体内中部活动有连接架,用于对制冷模块以及制热模块进行结构连接,且连接架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与第一箱体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用第二滑块带动连接架在第二滑轨内侧进行向外的移动作业,用于连接架进行移出第一箱体内部作业,实现对损坏制冷模块以及制热模块的更换检修作业,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结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箱体内前端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箱门;2、上防撞板;3、第一箱体;4、侧防撞板;5、第一定位螺栓;6、第二箱体;7、第一紧固螺栓;8、后防撞板;9、定位孔;10、限位板;11、通口;12、垫块;13、第二紧固螺栓;14、第二定位螺栓;15、第一回型架;16、第一限位螺栓;17、第一滑块;18、第一滑轨;19、第二回型架;20、密封板;21、铰接轴;22、连接架;23、第二滑块;24、第二滑轨;25、第二限位螺栓;26、制冷模块;27、制热模块;28、温控模块;29、拉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包括第一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两侧后端上下部开设有定位孔9,且定位孔9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5,由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两侧后端上下部对定位孔9进行结构开设,并由设置的第一定位螺栓5与定位孔9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用于第二箱体6调节位置后的结构连接,第一箱体3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6,且第二箱体6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7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18滑动连接,由第一箱体3内两侧以及第二箱体6两侧上下部对第一滑轨18以及第一滑块17进行结构连接,并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块17在第一滑轨18内侧上的位置移动,用于对第二箱体6进行尺寸调节,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包括第一回型架15和第二回型架19,且第二回型架19后端通过两侧上下端设置的第一限位螺栓16螺纹连接有密封板20,对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的组成结构以及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便于对其进行在准确位置上的安装作业,并方便对其进行拆装,有利于其的更换检修作业,第一箱体3内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架22,且连接架22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23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24滑动连接,连接架22两侧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制冷模块26和制热模块27,且制冷模块26设置于制热模块27左侧,制冷模块26型号为KS21-H2O3-100C,属于现有技术,制热模块27型号为STE53NC50,属于现有技术,由设置的连接架22对制冷模块26、制热模块27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用于对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内部进行温控调节作业,并由设置的第二滑块23在第二滑轨24内侧的位置移动,用于对损坏的制冷模块26、制热模块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包括第一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两侧后端上下部开设有定位孔(9),且定位孔(9)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5),所述第一箱体(3)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6),且第二箱体(6)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7)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18)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包括第一回型架(15)和第二回型架(19),且第二回型架(19)后端通过两侧上下端设置的第一限位螺栓(16)螺纹连接有密封板(20),所述第一箱体(3)内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架(22),且连接架(22)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23)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2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22)两侧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制冷模块(26)和制热模块(27),且制冷模块(26)设置于制热模块(27)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包括第一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两侧后端上下部开设有定位孔(9),且定位孔(9)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5),所述第一箱体(3)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6),且第二箱体(6)通过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7)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后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一滑轨(18)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包括第一回型架(15)和第二回型架(19),且第二回型架(19)后端通过两侧上下端设置的第一限位螺栓(16)螺纹连接有密封板(20),所述第一箱体(3)内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架(22),且连接架(22)通过两侧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块(23)与第一箱体(3)内两侧前端上下部设置的第二滑轨(2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22)两侧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制冷模块(26)和制热模块(27),且制冷模块(26)设置于制热模块(27)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式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6)两侧中央位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7)螺纹连接有侧防撞板(4),且第二箱体(6)后端中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7)螺纹连接有后防撞板(8),第一紧固螺栓(7)设置于侧防撞板(4)、后防撞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强亓立强康恺李金阳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