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9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量补液装置,包括:本体;至少一个补液槽,排列于本体的上表面,补液槽的开口朝上;补液口,贯穿补液槽的下部侧壁,用于向补液槽补充液体;溢流口,贯穿补液槽的上部侧壁,用于排出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取液小槽,开设于补液槽的底部,处于补液槽的最低位置。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在移液枪下方灵活移动,补液口能够向补液槽补充液体,溢流口能够排出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移液枪取走一或多次液后,补液槽可通过补液口又添加一次液,保证补液槽内的最大存量是一定的,防止出现积累误差,而且取液小槽处于最低位,不但能够很好地定位移液枪的枪头,还能保证补液槽在最小存量时几乎都能被移液枪的枪头吸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量补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药、实验室液体加注
,特别涉及定量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液体加注设备中,通常会采用移液枪进行少量或微量液体的转移操作,其中,移液枪需要通过枪头从存液槽中吸取出液体,再转移出去,通常存液槽储存足够多的液体,方便移液枪长时间多次移取,由于存量较多,导致存液槽不方便移动,需要频繁移动移液枪,而且随着存液槽的液面下降,移液枪的取液高度也要改变,非常不方便;另外,存液槽往往是开口的,液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急需一款更为灵活且能为移液枪供给液体的新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定量补液装置,小巧灵活,不用长时间存储液体,能够定量补充液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量补液装置,包括:本体;至少一个补液槽,排列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补液槽的开口朝上;补液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下部侧壁,用于向所述补液槽补充液体;溢流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上部侧壁,用于排出所述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取液小槽,开设于所述补液槽的底部,处于所述补液槽的最低位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在移液枪下方灵活移动,补液口能够向所述补液槽补充液体,溢流口能够排出所述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移液枪取走一或多次液后,补液槽可通过补液口又添加一次液,保证补液槽内的最大存量是一定的,防止出现积累误差,而且取液小槽处于最低位,不但能够很好地定位移液枪的枪头,还能保证补液槽在最小存量时几乎都能被移液枪的枪头吸走。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液小槽由上至下逐渐缩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液小槽呈倒圆台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液槽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液槽并排设置有十二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补液口一一对应连通有补液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一溢流通道和一溢流管,所述溢流通道连通所有补液槽的溢流口,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溢流通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溢流通道的底部低于所述溢流口的底部,所述溢流管的底部与所述溢流通道的底部平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安装孔。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与移液枪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本体1、补液槽2、补液口3、溢流口4、取液小槽5、移液枪6、补液管7、溢流通道8、溢流管9、安装框10、安装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公开一种定量补液装置,包括本体1和至少一个补液槽2,补液槽2排列于本体1的上表面,补液槽2的开口朝上,补液槽2的下部侧壁贯穿有补液口3,补液口3用于向补液槽2补充液体,补液槽2的上部侧壁贯穿有溢流口4,溢流口4用于排出补液槽2内多余的液体,补液槽2的底部开设有取液小槽5,取液小槽5处于补液槽2的最低位置。参照图1,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在移液枪6下方灵活移动,补液口3能够向补液槽2补充液体,溢流口4能够排出补液槽2内多余的液体,移液枪6取走一或多次液后,补液槽2可通过补液口3又添加一次液,保证补液槽2内的最大存量是一定的,防止出现积累误差,而且取液小槽5处于最低位,不但能够很好地定位移液枪6的枪头,还能保证补液槽2在最小存量时几乎都能被移液枪6的枪头吸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液小槽5由上至下逐渐缩口,具体呈倒圆台状,即使当补液槽2内的存液量较小时,液体会汇集于取液小槽5,移液枪6的枪头能够吸走补液槽2内几乎所有的液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补液槽2的最大存液量是单次取液量的五倍,移液枪6每从补液槽2内取走一次取液量,补液槽2可通过蠕动泵从补液口3泵入一次加液量,正常情况下,加液量等于取液量,保证补液槽2内的液体足够使用,考虑到取液量与加液量之间的误差,尤其是可能存在的累计误差,故设置每次加液量稍大于每次取液量,保证每次取液前,补液槽2内都具有最大存液量,多余的液体从溢流口4排出。进一步参照图4和图5,由上可知,溢流口4尤为重要,需及时排出多余的液体,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溢流通道8和一溢流管9,溢流通道8连通所有补液槽2的溢流口4,溢流管9与溢流通道8连通,而且溢流通道8的底部低于溢流口4的底部,溢流管9的底部与溢流通道8的底部平齐,保证溢流通道8的液体不会从溢流口4倒流到补液槽2内,能够通过溢流管9及时排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补液槽2的横截面为长圆形,补液槽2并排设置有十二个,而且每个补液口3一一对应连通有补液管7,有效地增加工作效率,而且不同的补液管7还可以补充不同的液体,非常高效。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本体1,本体1上设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上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可以连接移动机构,便于在移液枪6下方灵活移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定量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n至少一个补液槽,排列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补液槽的开口朝上;/n补液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下部侧壁,用于向所述补液槽补充液体;/n溢流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上部侧壁,用于排出所述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n取液小槽,开设于所述补液槽的底部,处于所述补液槽的最低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定量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至少一个补液槽,排列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补液槽的开口朝上;
补液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下部侧壁,用于向所述补液槽补充液体;
溢流口,贯穿所述补液槽的上部侧壁,用于排出所述补液槽内多余的液体;
取液小槽,开设于所述补液槽的底部,处于所述补液槽的最低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小槽由上至下逐渐缩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小槽呈倒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槽的横截面为长圆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月恒宾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美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