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8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包括筒体、顶盖和加热设备,筒体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筒体的顶部,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顶盖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部同轴连接有从动皮带轮,顶盖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主动皮带轮,转动轴的内部连通有出液管和进液管,进液管通过轴封和万向钢管连通加热设备,加热设备连通泵体,泵体通过万向钢管和轴封可拆卸的连通出液管;转动轴伸入到筒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蛇形管,蛇形管分别与出液管和进液管连通,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换热效率高,热量利用率高,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根据化学键理论,又可根据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来判断其是否为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经常在液体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通常需要进行加热。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3638887B,公告日:2015。04。29)公开了一种酞菁化合物合成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冷凝器、第二反应釜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反应釜通过第一物料输送管与第二反应釜连通;第一冷凝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一溶剂回流口和第一排水口,第一反应釜通过第一混合气体输送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溶剂回流口通过第一溶剂回流管与第一反应釜连通;第二冷凝器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溶剂回流口和第二排水口,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混合气体输送管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溶剂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包括筒体(1)、顶盖(3)和加热设备(11),筒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2)可拆卸的固定在筒体(1)的顶部,顶盖(3)上设置有进料口(5),顶盖(3)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7),其特征在于,转动轴(17)的顶部同轴连接有从动皮带轮(4),顶盖(3)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3),主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4)通过皮带进行连接;/n转动轴(17)的内部连通有出液管(6)和进液管(9),进液管(9)通过轴封(7)和万向钢管(8)连通加热设备(11),加热设备(11)连通泵体(10),泵体(10)通过万向钢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合成装置,包括筒体(1)、顶盖(3)和加热设备(11),筒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2)可拆卸的固定在筒体(1)的顶部,顶盖(3)上设置有进料口(5),顶盖(3)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7),其特征在于,转动轴(17)的顶部同轴连接有从动皮带轮(4),顶盖(3)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3),主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4)通过皮带进行连接;
转动轴(17)的内部连通有出液管(6)和进液管(9),进液管(9)通过轴封(7)和万向钢管(8)连通加热设备(11),加热设备(11)连通泵体(10),泵体(10)通过万向钢管(8)和轴封(7)可拆卸的连通出液管(6);
转动轴(17)伸入到筒体(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蛇形管(19),蛇形管(19)分别与出液管(6)和进液管(9)连通,筒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岩马敬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