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6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火材料生产领域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工作部分、搅拌动力部分、搅拌部分、给水部分、储水桶和给水动力部分,支撑部分包括有底盘、竖向支撑杆、下固定板和两组上固定板,工作部分包括有搅拌桶和桶盖,搅拌动力部分包括有第一电机、电机转轴、主皮带轮、皮带、从动轮和防护盒,搅拌部分包括有空心搅拌杆、搅拌叶和空心搅拌内杆,给水部分包括有给水筒、连接杆、活塞板、活塞杆、吸水管和单向阀,吸水管下方设置有储水桶,储水桶固定在上固定板顶端中心,给水动力部分包括有固定轴承、螺杆、轴套、连杆、连接块、支架和伺服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结合剂对耐火材料制作原料进行结合,其中水化结合较为常用,水化结合指的是在常温下通过结合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而产生结合作用,从而将耐火材料原料进行结合。目前,申请号为CN20182140512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定型耐火材料生产用混料中转罐,包括上盖和罐体,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罐体上,所述罐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上还设有进料口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端与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有结合剂喷淋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不定型耐火材料生产用混料中转罐,通过结合剂喷淋装置装置的设置,可以在加入固体物料的同时向物料喷洒结合剂,使得混合更加充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料中转罐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但是,采用该装置在添加水化类结合剂时,辅助水水化结合剂共同作用的水量无法进行控制添加,且无法使得水与水化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原材料均匀接触。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采用该装置在添加水化类结合剂时,辅助水水化结合剂共同作用的水量无法进行控制添加,且无法使得水与水化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原材料均匀接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工作部分、搅拌动力部分、搅拌部分、给水部分、储水桶和给水动力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包括有两组底盘、两组竖向支撑杆、两组下固定板和两组上固定板,所述工作部分包括有搅拌桶和桶盖,所述搅拌桶底端中心开设有锥形开口,所述桶盖固定在搅拌桶开口处,所述桶盖顶端一侧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搅拌动力部分包括有第一电机、电机转轴、主皮带轮、皮带、从动轮和防护盒,所述搅拌部分包括有空心搅拌杆、搅拌叶和空心搅拌内杆,所述空心搅拌杆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漏孔,所述空心搅拌内杆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漏孔,所述空心搅拌内杆顶端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给水部分包括有给水筒、连接杆、活塞板、活塞杆、吸水管和单向阀,所述吸水管下方设置有储水桶,所述储水桶固定在上固定板顶端中心,所述给水动力部分包括有固定轴承、螺杆、轴套、连杆、连接块、支架和伺服电机。优选的,所述底板为配重底盘且底端面为防滑摩擦面,所述竖向支撑杆底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顶端中心,所述竖向支撑杆顶端贯穿所述下固定板焊接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底端中心,所述搅拌桶侧壁焊接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上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顶端所处水平面和所述搅拌桶顶端所处水平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固定板中心和所述搅拌桶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顶端中心,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外侧设置所述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设置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固定所述空心搅拌杆,所述防护盒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方。优选的,所述空心搅拌杆转动贯穿所述桶盖中心,所述第一漏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所述空心搅拌杆侧壁,所述第二漏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所述空心搅拌内杆侧壁且间距和数量均等于所述第一漏孔的间距和数量,所述搅拌叶等间距设置在空心搅拌杆侧壁且搅拌叶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漏孔之间。优选的,所述空心搅拌内杆顶端活动贯穿所述给水筒底端中心,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在所述空心搅拌内杆顶端中心,所述活塞板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顶端中心且活塞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给水筒内,所述活塞杆底端和所述活塞板顶端中心固定相连,所述活塞杆活动贯穿给水筒顶端中心,所述吸水管贯穿所述给水筒侧壁,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吸水管贯穿给水筒处。优选的,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在所述防护盒顶端中心,所述螺杆底端转动固定在所述固定轴承中,所述轴套螺接设置在所述螺杆表面,所述连杆固定在所述轴套侧壁中心,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连杆端部,所述连接块底端中心和所述活塞杆底端中心固定相连,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护盒侧壁中心,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架顶端中心,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支架和螺杆顶端相连。优选的,所述防护盒顶端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皮带顶端所处的高度,所述防护盒靠近所述空心搅拌杆的侧面为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漏孔中最上方的第一漏孔顶端低于所述搅拌桶顶端,所述空心搅拌杆的长度大于搅拌桶的深度,所述空心搅拌内杆的长度等于空心搅拌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给水筒底端和所述空心搅拌杆顶端光滑接触,所述吸水管贯穿所述给水筒的位置位于给水筒侧壁底端边缘处,所述活塞杆的长度大于给水筒的长度,所述吸水管端部深入储水桶内部。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给水筒的长度,所述固定轴承顶端所处水平面高度低于给水筒底端所处水平面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动力部分,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皮带轮旋转,从而使得皮带轮带动皮带旋转,进而使得从动轮带动空心搅拌杆旋转,对搅拌桶内部进行旋转,相比于传统的额直接采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使用皮带传递动力更为稳定和安全。(2)本技术通过设置给水动力部分和给水部分,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活塞杆在给水筒内上下往复运动,当活塞杆上行时,利用气压差将水从储水桶中经过吸水管吸入给水筒中,当活塞杆下行时,由于单向阀的存在,给水筒中的水无法回流至储水桶中,随着活塞杆的下行,给水筒中的水通过挤压经过进水口进入空心搅拌内杆中,能够对进入空心搅拌内杆中的水给予一定的压力,便于水自第一漏孔进入搅拌桶内,同时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工作时间,控制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次数,从而控制进入空心搅拌内杆中的水量。(3)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部分,空心搅拌内杆随着活塞杆对的上下运动,跟随上下运动,当空心搅拌内杆侧壁的第二漏孔和空心搅拌杆侧壁上的第一漏孔对其时,水自第二漏孔和第一漏孔漏出进入搅拌桶中,与搅拌桶内部的水化结合剂共同作用使得耐火材料原料之间结合,第一漏孔和第二漏孔的设置使得水能够更加均匀的与结合剂相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工作的时间,控制进入搅拌桶中的水量,同时能够对进入搅拌桶内的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便于水的进入,而且能够使得水均匀的与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原料接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工作部分、搅拌动力部分、搅拌部分、给水部分、储水桶(6)和给水动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包括有两组底盘(10)、两组竖向支撑杆(11)、两组下固定板(12)和两组上固定板(13),所述工作部分包括有搅拌桶(20)和桶盖(21),所述搅拌桶(20)底端中心开设有锥形开口(200),所述桶盖(21)固定在搅拌桶(20)开口处,所述桶盖(21)顶端一侧开设有投料口(210),所述搅拌动力部分包括有第一电机(30)、电机转轴(31)、主皮带轮(32)、皮带(33)、从动轮(34)和防护盒(35),所述搅拌部分包括有空心搅拌杆(40)、搅拌叶(41)和空心搅拌内杆(42),所述空心搅拌杆(40)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漏孔(400),所述空心搅拌内杆(42)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漏孔(420),所述空心搅拌内杆(42)顶端上开设有进水口(421),所述给水部分包括有给水筒(50)、连接杆(51)、活塞板(52)、活塞杆(53)、吸水管(54)和单向阀(55),所述吸水管(54)下方设置有储水桶(6),所述储水桶(6)固定在上固定板(13)顶端中心,所述给水动力部分包括有固定轴承(70)、螺杆(71)、轴套(72)、连杆(73)、连接块(74)、支架(75)和伺服电机(7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工作部分、搅拌动力部分、搅拌部分、给水部分、储水桶(6)和给水动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包括有两组底盘(10)、两组竖向支撑杆(11)、两组下固定板(12)和两组上固定板(13),所述工作部分包括有搅拌桶(20)和桶盖(21),所述搅拌桶(20)底端中心开设有锥形开口(200),所述桶盖(21)固定在搅拌桶(20)开口处,所述桶盖(21)顶端一侧开设有投料口(210),所述搅拌动力部分包括有第一电机(30)、电机转轴(31)、主皮带轮(32)、皮带(33)、从动轮(34)和防护盒(35),所述搅拌部分包括有空心搅拌杆(40)、搅拌叶(41)和空心搅拌内杆(42),所述空心搅拌杆(40)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漏孔(400),所述空心搅拌内杆(42)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漏孔(420),所述空心搅拌内杆(42)顶端上开设有进水口(421),所述给水部分包括有给水筒(50)、连接杆(51)、活塞板(52)、活塞杆(53)、吸水管(54)和单向阀(55),所述吸水管(54)下方设置有储水桶(6),所述储水桶(6)固定在上固定板(13)顶端中心,所述给水动力部分包括有固定轴承(70)、螺杆(71)、轴套(72)、连杆(73)、连接块(74)、支架(75)和伺服电机(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为配重底盘且底端面为防滑摩擦面,所述竖向支撑杆(11)底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10)顶端中心,所述竖向支撑杆(11)顶端贯穿所述下固定板(12)焊接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3)底端中心,所述搅拌桶(20)侧壁焊接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12)和所述上固定板(13)之间,所述上固定板(13)顶端所处水平面和所述搅拌桶(20)顶端所处水平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固定板(12)中心和所述搅拌桶(20)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0)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3)顶端中心,所述第一电机(30)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转轴(31),所述电机转轴(3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32),所述皮带轮(32)外侧设置所述皮带(33),所述皮带(33)另一端设置所述从动轮(34),所述从动轮(34)中心固定所述空心搅拌杆(40),所述防护盒(35)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1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水化结合剂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搅拌杆(40)转动贯穿所述桶盖(21)中心,所述第一漏孔(400)等间距圆周设置在所述空心搅拌杆(40)侧壁,所述第二漏孔(420)等间距圆周设置在所述空心搅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严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县威尔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