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80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混合装置,电源组件,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臭氧发生器,散热片,空气限流过滤器;臭氧混合装置包括与臭氧发生器连接的射流器,阻塞式止回阀,单向止回阀一,单向止回阀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在任意需要的管道内,结构优化,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水机,尤其与一种结构优化,减小体积,可连接多种出水端的过流式臭氧水机有关。
技术介绍
随着臭氧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臭氧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臭氧水机是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通过气液混合装置转化为臭氧水的一种设备,其所生产的臭氧水作为杀菌消毒的重要工具,可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但现有市场上出现的臭氧水机普遍存在以下不足:机体积大、结构不紧凑,安装时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另外,一般一台臭氧水机只能接一个终端出水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减小体积,可连接多种出水端的过流式臭氧水机。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混合装置,电源组件,其中: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扣合而成;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臭氧发生器,散热片,空气限流过滤器;其中,散热片卡设在臭氧发生器外部,声音传感器通过气管一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气管一上设有空气限流过滤器与外界相通,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臭氧混合装置,声音传感器检测进水声音后控制接高压电源工作,高压电源通过导线连接臭氧发生器的阴极和阳极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臭氧;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射流器,阻塞式止回阀,单向止回阀一,单向止回阀二;其中,射流器一端连接进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射流器的中空腔形成颈缩段,颈缩段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与颈缩段接口处设有阻塞式止回阀,三通管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设有同向的单向止回阀一及单向止回阀二,单向止回阀一的端头通过气管二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单向止回阀二的端头连接溢流装置;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插孔,电源开关,电路板;电源插孔与外接电源及电路板连通,电路板连接配合电源开关,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进一步,所述的单向止回阀一及单向止回阀二为同向设置的鸭嘴式止回阀。进一步,所述的出水管端头设有三通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通过射流器将臭氧与水混合进而在水管中再次混合,实现了臭氧气体和水的二次混合,提高了气液混合效率,从而增加了臭氧水浓度。第二,将一般现有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扇设计成散热片的形式固定在发生器的外壳上,缩减了臭氧水机的体积,增加了设备的紧凑程度。第三,在气泵中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使设备产生的臭氧量及质量稳定。第四,出口处设三通阀,可同时连接多种出水终端,例如可以用在洗衣机进水管上,厨房或其它任意水龙头连接的管道内,沐浴设备的管道上,卫生洁具或抽水马桶的管道内等等,安装方便,不占用空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臭氧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过流式臭氧水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1,臭氧发生装置2,臭氧混合装置3,电源组件4,其中:壳体1:包括上壳11及下壳12扣合而成。臭氧发生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包括:声音传感器21,高压电源22,臭氧发生器23,散热片24,空气限流过滤器25;其中,声音传感器21通过气管一26连接臭氧发生器23的进气口231,气管一26上设有空气限流过滤器25与外界相通,臭氧发生器23出气口连接臭氧混合装置3,声音传感器21检测进水声音后控制接高压电源22工作,高压电源22通过导线连接臭氧发生器23的阴极和阳极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23工作产生臭氧。臭氧混合装置3:包括:射流器31,阻塞式止回阀32,单向止回阀一33,单向止回阀二34;其中,射流器31一端连接进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射流器31的中空腔形成颈缩段311,颈缩段311连接三通管35,三通管35与颈缩段311接口处设有阻塞式止回阀32,三通管35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设有同向的单向止回阀一33及单向止回阀二34,单向止回阀一33的一端通过气管二36连接臭氧发生器23的出气口232,单向止回阀二34的端头连接溢流装置37;电源组件4:包括:电源插孔41,电源开关,电路板42;电源插孔41与外接电源及电路板42连通,电路板42连接配合电源开关,声音传感器21,高压电源22。所述的出水管端头设有三通阀5,可同时连接多种出水终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止回阀一及单向止回阀二为同向设置的鸭嘴式止回阀。工作时,射流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接通电源,当打开水龙头或其它出水开关时,射流器工作产生吸力,将阻塞式止回阀打开,单向止回阀一打开,单向止回阀二关闭,同时声音传感器检测到吸力的声音,发信号给高压电源工作,高压电源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臭氧,散热片进行散热,臭氧通过单向止回阀一及阻塞式止回阀进入射流器的混合腔与水混合,再流经出水管再次混合后由出水口流出。空气限流过滤器与声音传感器配合工作将空气吸入臭氧发生器,同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并提供氧气给臭氧发生器。当阻塞式止回阀老化或出现故障时,射流器的水流经阻塞式止回阀进入三通管时,会将单向止回阀二打开,而将单向止回阀一关闭,水不会流入臭氧发生装置,而是通过溢流装置排出,使用者看到溢流装置中有水排出会提醒使用者更换配件。本技术通过射流器将臭氧与水混合进而在水管中再次混合,实现了臭氧气体和水的二次混合,提高了气液混合效率,从而增加了臭氧水浓度。将一般现有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扇设计成散热片的形式固定在发生器的外壳上,缩减了臭氧水机的体积,增加了设备的紧凑程度。在气泵中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使设备产生的臭氧量及质量稳定。出口处可以直接接通出水终端,也可以设三通阀,同时连接多种出水终端,例如可以用在洗衣机进水管上,厨房或其它任意水龙头连接的管道内,沐浴设备的管道上,卫生洁具或抽水马桶的管道内等等,安装方便,不占用空间。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混合装置,电源组件,其中:/n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扣合而成;/n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臭氧发生器,散热片,空气限流过滤器;其中,散热片卡设在臭氧发生器外部,声音传感器通过气管一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气管一上设有空气限流过滤器与外界相通,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臭氧混合装置,声音传感器检测进水声音后控制接高压电源工作,高压电源通过导线连接臭氧发生器的阴极和阳极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臭氧;/n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射流器,阻塞式止回阀,单向止回阀一,单向止回阀二;其中,射流器一端连接进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射流器的中空腔形成颈缩段,颈缩段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与颈缩段接口处设有阻塞式止回阀,三通管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设有同向的单向止回阀一及单向止回阀二,单向止回阀一的端头通过气管二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单向止回阀二的端头连接溢流装置;/n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插孔,电源开关,电路板;电源插孔与外接电源及电路板连通,电路板连接配合电源开关,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过流式臭氧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混合装置,电源组件,其中:
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扣合而成;
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声音传感器,高压电源,臭氧发生器,散热片,空气限流过滤器;其中,散热片卡设在臭氧发生器外部,声音传感器通过气管一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气管一上设有空气限流过滤器与外界相通,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臭氧混合装置,声音传感器检测进水声音后控制接高压电源工作,高压电源通过导线连接臭氧发生器的阴极和阳极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臭氧;
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射流器,阻塞式止回阀,单向止回阀一,单向止回阀二;其中,射流器一端连接进水管,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其美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