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包括烟气进管、除尘V槽、水箱、过滤箱以及碱液喷淋塔,所述烟气进管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所述除尘V槽设于进气支管的管路上,其内部盛有洗液,每组进气支管上连n组除尘V槽,所述n≥2,所述除尘V槽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相邻两除尘V槽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n;所述水箱、过滤箱分别设于除尘V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碱液喷淋塔顶部设有的烟气出管与烟气处理套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高温烟气的处理效率更高,烟气出管与套设在烟气进管上的烟气处理套管连接,可借助烟气的高温对经过处理的烟气进行干燥,经过两者的热量交换,可对高温烟气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烟气的处理净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所述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其温度极高,需要将其处理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处理高温烟气时通常需要水和碱洗,除却其中的烟尘及混合物,但烟气的高温使其处理起来十分繁琐,且经过上述方法处理的烟气会裹挟部分水汽,影响烟气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目的在于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避免高温对烟气处理带来的不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包括烟气进管,所述烟气进管上连接不少于一组的进气支管,所述烟气进管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所述烟气处理套管包括贯通的第一端以及密闭的第二端;除尘V槽,设于进气支管的管路上,其内部盛有洗液,每组进气支管上连n组除尘V槽,所述n≥2,所述除尘V槽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相邻两除尘V槽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n;水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上方,所述水箱与除尘V槽连通;过滤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下方,所述过滤箱与除尘V槽连通;碱液喷淋塔,与烟气支管的端部连通管,其顶部设有烟气出管,所述烟气出管与第二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过滤箱内设有一倾斜的滤网板,所述滤网板底部连接一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水箱的顶部连接。进一步,所述回液管上连接一回液泵。进一步,所述水箱上设有一L型的支撑座,所述水箱设于支撑座上。进一步,所述水箱上固定一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上设有一风机,所述风机的气管与第二端连接。进一步,所述烟气进管上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第一端的内壁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除尘V槽内的洗液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和除尘,再通过碱液喷淋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除杂,其相对独立的设置,使得高温烟气的处理效率更高,烟气出管与套设在烟气进管上的烟气处理套管连接,可借助烟气的高温对经过处理的烟气进行干燥,经过两者的热量交换,可对高温烟气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高温烟气的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高温烟气的流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高温烟气的流向示意图。1、除尘V槽2、碱液喷淋塔3、烟气进管4、进气支管5、过滤箱6、水箱7、支撑座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滤网板11、回液管12、回液泵13、烟气出管14、第一端15、第二端16、烟气处理套管17、支撑杆18、支撑面板19、风机20、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前”、“后”、“垂直”、“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包括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除尘的除尘V槽1、进行进一步除杂的碱液喷淋塔2。高温烟气从焚烧炉内排出后,进入到烟气进管3。烟气进管3的端部设有一组的进气支管4,上述除尘V槽1即设于进气支管4的管路上。进气支管4上连接2组除尘V槽1,所述除尘V槽1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相邻两除尘V槽1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2。如此可在进行降温除尘工作不中断的情况下,对除尘V槽1内的洗液进行更换。除尘V槽1下方设有承接使用后的洗液的过滤箱5,除尘V槽1上方设有对盛装洗液的水箱6,所述水箱6依靠固定在过滤箱5上的L型的支撑座7支撑。过滤箱5与除尘V槽1的出水口设有第一电磁阀8,水箱6与除尘V槽1的进水口设有第二电磁阀9。过滤箱5内部设有一倾斜的滤网板10,其底部连接一回液管11,所述回液管11与水箱6的顶部连接,回液管11上设有用于抽取液体的回液泵12。经过除尘降温的烟气从进气支管4进入到碱液喷淋塔2,经过碱液喷淋塔2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烟气出管13,为对其进行干燥,进行如下设置:烟气进管3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16,所述烟气处理套管16包括包括贯通的第一端14以及密闭的第二端15,烟气出管13的端部与第二端15连通,所述烟气进管3上设有一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与第一端14抵接。即烟气从烟气出管13进入到烟气套管,借助未经降温处理的烟气的高温对经过处理的烟气进行干燥,经过两者的热量交换,同时可对未经处理的高温烟气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降温。水箱6上固定一支撑面板18,所述支撑面板18上设有一风机19,所述风机19的气管20与第二端15连接,如此可加快烟气的流动。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包括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除尘的除尘V槽1、进行进一步除杂的碱液喷淋塔2。高温烟气从焚烧炉内排出后,进入到烟气进管3。烟气进管3的端部设有三组的进气支管4,上述除尘V槽1即设于进气支管4的管路上。每组进气支管4上连接两组除尘V槽1,每个除尘V槽1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同一条管路上相邻两除尘V槽1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2。如此可在进行降温除尘工作不中断的情况下,对除尘V槽1内的洗液进行更换。除尘V槽1下方设有承接使用后的洗液的过滤箱5,除尘V槽1上方设有对盛装洗液的水箱6,所述水箱6依靠固定在过滤箱5上的L型的支撑座7支撑。过滤箱5与除尘V槽1的出水口设有第一电磁阀8,水箱6与除尘V槽1的进水口设有第二电磁阀9。过滤箱5内部设有一倾斜的滤网板10,其底部连接一回液管11,所述回液管11与水箱6的顶部连接,回液管11上设有用于抽取液体的回液泵12。经过除尘降温的烟气从进气支管4进入到碱液喷淋塔2,经过碱液喷淋塔2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烟气出管13,为对其进行干燥,进行如下设置:烟气进管3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16,所述烟气处理套管16包括包括贯通的第一端14以及密闭的第二端15,烟气出管13的端部与第二端15连通,所述烟气进管3上设有一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与第一端14抵接。即烟气从烟气出管13进入到烟气套管,借助未经降温处理的烟气的高温对经过处理的烟气进行干燥,经过两者的热量交换,同时可对未经处理的高温烟气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降温。水箱6上固定一支撑面板18,所述支撑面板18上设有一风机19,所述风机19的气管20与第二端15连接,如此可加快烟气的流动。实施例3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包括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除尘的除尘V槽1、进行进一步除杂的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烟气进管,所述烟气进管上连接不少于一组的进气支管,所述烟气进管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所述烟气处理套管包括贯通的第一端以及密闭的第二端;/n除尘V槽,设于进气支管的管路上,其内部盛有洗液,每组进气支管上连n组除尘V槽,所述n≥2,所述除尘V槽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相邻两除尘V槽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n;/n水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上方,所述水箱与除尘V槽连通;/n过滤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下方,所述过滤箱与除尘V槽连通;/n碱液喷淋塔,与烟气支管的端部连通管,其顶部设有烟气出管,所述烟气出管与第二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烟气进管,所述烟气进管上连接不少于一组的进气支管,所述烟气进管上套设一烟气处理套管,所述烟气处理套管包括贯通的第一端以及密闭的第二端;
除尘V槽,设于进气支管的管路上,其内部盛有洗液,每组进气支管上连n组除尘V槽,所述n≥2,所述除尘V槽内洗液的更换时间为t,相邻两除尘V槽的洗液更换时间差为t/n;
水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上方,所述水箱与除尘V槽连通;
过滤箱,设于所述除尘V槽下方,所述过滤箱与除尘V槽连通;
碱液喷淋塔,与烟气支管的端部连通管,其顶部设有烟气出管,所述烟气出管与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新环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