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7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所述箱体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箱体前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连接固定有卡板,所述箱体的前侧位置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位于箱体上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框,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滑动连接在箱体的内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柱卡接在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一侧的限位孔中,进而将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与箱体牢牢的固定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通过拉盘的拉动带动复位弹簧拉伸,进而卡柱脱离限位孔,进而便于对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废矿物油处理厂、炼化厂、污油泥焚烧处理厂等产生烟尘的处理厂,需要将烟尘通过多级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大气中,这些有毒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状粉尘或烟尘,现有的烟尘净化处理方法的第一步是将上述烟尘直接输送到烟尘净化器内进行第一步除尘处理,除尘后再进行后续的多步净化处理,但是传统的净化装置存在过滤组件更换不方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净化装置存在过滤组件更换不方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箱体的上侧位置开设有进气管,所述箱体右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箱体前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连接固定有卡板,所述箱体的前侧位置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位于箱体上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框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框,所述卡板上卡接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结构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限位结构分别与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相卡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固定筒与开设在卡板上的通孔相卡接,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侧与连杆相固定,所述连杆的上侧穿过固定筒与拉盘相固定,所述滑动块的下侧连接固定有卡柱且卡柱的下侧穿过固定筒的下侧端面,所述滑动块的下侧位置与复位弹簧相贴合,所述复位弹簧的下侧与固定筒内部的底部端面相贴合,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卡柱的外侧位置。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框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卡接有卡框,所述卡框为截面呈矩形的框体结构,所述外框的前侧位置与固定柱相固定,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卡柱相卡接,所述外框中间位置的卡框上侧卡接有活性炭过滤板。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卡接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前侧端面与箱体的右侧端面相齐平。优选的,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限位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卡柱的下侧位置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卡柱的直径与限位孔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框中过滤网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框中过滤网的目数。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来逐步对经由进气管进入到箱体内部的废气进行过滤,进而达到过滤废气的目的;而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滑动连接在箱体的内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柱卡接在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一侧的限位孔中,进而将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与箱体牢牢的固定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通过拉盘的拉动带动复位弹簧拉伸,进而卡柱脱离限位孔,进而便于对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以及活性炭过滤框进行更换;而活性炭过滤板卡接在卡框的上侧位置,进而便于在活性炭过滤板吸附饱和后进行更换,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活性炭过滤板更换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限位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活性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气管,2、箱体,3、可视窗,4、出气管,5、限位结构,6、卡板,7、活性炭过滤板,8、第二过滤框,9、限位板,10、第一过滤框,51、拉盘,52、连杆,53、滑动块,54、固定筒,55、复位弹簧,56、卡柱,71、外框,72、卡框,73、限位孔,74、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与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限位结构5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活性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2,箱体2为立方体结构,箱体2的上侧位置开设有进气管1,箱体2右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出气管4,箱体2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板9,箱体2前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连接固定有卡板6,箱体2的前侧位置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位于箱体2上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框10,第一过滤框10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8,第二过滤框8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框,卡板6上卡接有限位结构5,限位结构5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结构5之间等距进行排列,限位结构5分别与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相卡接。限位结构5包括固定筒54,固定筒54为圆筒形结构,固定筒54与开设在卡板6上的通孔相卡接,固定筒5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3,滑动块53的上侧与连杆52相固定,连杆52的上侧穿过固定筒54与拉盘51相固定,滑动块53的下侧连接固定有卡柱56且卡柱56的下侧穿过固定筒54的下侧端面,滑动块53的下侧位置与复位弹簧55相贴合,复位弹簧55的下侧与固定筒54内部的底部端面相贴合,复位弹簧55套装在卡柱56的外侧位置,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滑动连接在箱体2的内部,在复位弹簧55的作用下,卡柱56卡接在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一侧的限位孔73中,进而将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与箱体2牢牢的固定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通过拉盘51的拉动带动复位弹簧55拉伸,进而卡柱56脱离限位孔73,进而便于对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进行更换。活性炭过滤框包括外框71,外框71的内壁卡接有卡框72,卡框72为截面呈矩形的框体结构,外框71的前侧位置与固定柱74相固定,固定柱7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73,限位孔73与卡柱56相卡接,外框71中间位置的卡框72上侧卡接有活性炭过滤板7,而活性炭过滤板7卡接在卡框72的上侧位置,进而便于在活性炭过滤板7吸附饱和后进行更换,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活性炭过滤板7更换的速度。箱体2的右侧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卡接有可视窗3,可视窗3的前侧端面与箱体2的右侧端面相齐平,进而通过可视窗3对箱体2的内部进行观察。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限位结构5之间的距离相同,进而便于通过限位结构5对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进行卡接。卡柱56的下侧位置为圆弧形结构,卡柱56的直径与限位孔73的直径相同,通过卡柱56对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进行位置的固定。第一过滤框10中过滤网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框8中过滤网的目数。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箱体(2)的上侧位置开设有进气管(1),所述箱体(2)右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出气管(4),所述箱体(2)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板(9),所述箱体(2)前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连接固定有卡板(6),所述箱体(2)的前侧位置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位于箱体(2)上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框(10),所述第一过滤框(10)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8),所述第二过滤框(8)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框,所述卡板(6)上卡接有限位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5)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结构(5)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限位结构(5)分别与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箱体(2)的上侧位置开设有进气管(1),所述箱体(2)右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出气管(4),所述箱体(2)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板(9),所述箱体(2)前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连接固定有卡板(6),所述箱体(2)的前侧位置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位于箱体(2)上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框(10),所述第一过滤框(10)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8),所述第二过滤框(8)下侧的凹槽中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框,所述卡板(6)上卡接有限位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5)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结构(5)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限位结构(5)分别与第一过滤框(10)、第二过滤框(8)以及活性炭过滤框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厂房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固定筒(54),所述固定筒(54)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固定筒(54)与开设在卡板(6)上的通孔相卡接,所述固定筒(5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3),所述滑动块(53)的上侧与连杆(52)相固定,所述连杆(52)的上侧穿过固定筒(54)与拉盘(51)相固定,所述滑动块(53)的下侧连接固定有卡柱(56)且卡柱(56)的下侧穿过固定筒(54)的下侧端面,所述滑动块(53)的下侧位置与复位弹簧(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涛包网林包红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昊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