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8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包括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其中,上固定筒,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滤板;下固定筒,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下固定筒内侧、临近下固定筒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滤板;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可拆卸地与下固定筒的上端口连接;所述上固定筒的上端口边沿和下固定筒的下端口边沿上均设有U形缺口;所述下固定筒的外圆周壁上均布三个凸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促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有效浸没培养液中,使用上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生物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指具有三维结构的能与活体组织细胞结合然后植入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替代生物组织发挥功能的一种支架材料。近年来生物医学的领域,对于仿生人工支架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仿生材料的研究通常需要以人体自身组织为参考,发挥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再生医学的发展,对这些组织的仿生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研究者现在已经能够模拟这些组织使用不同方法制备具有相似结构和力学特点的生物材料,如人工骨支架材料、神经支架材料、血管支架材料、皮肤支架材料、肝、胰、肾、泌尿系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以期替代体内的受损组织来维持人体功能。在这些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制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细胞实验在培养液中与细胞进行共培养以验证其生物学性能,当支架材料厚度超过500µm时,常常会因为其密度较小且具有一定的厚度,而漂浮于培养液表面,即增加了实验难度,又影响实验结果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可以促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有效浸没培养液中,使用上方便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包括:上固定筒,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滤板;以及下固定筒,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下固定筒内侧、临近下固定筒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滤板;其中,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可拆卸地与下固定筒的上端口连接。r>进一步,所述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呈锥形,所述上固定筒的下端口可部分地嵌合在下固定筒的上端口内侧。进一步,所述上固定筒的外圆周壁上、临近上固定筒下端口处均布三个圆柱状凸起,所述下固定筒的内圆周壁上、临近下固定筒上端口处设有三个与圆柱状凸起相适配的U形挡板,所述U形挡板的开口端朝向沿下固定筒的周向方向布置。进一步,所述上固定筒上对称地设有两个长条形孔,在上固定筒上、长条形孔处设有悬臂状布置的档条,在档条自由端设有弧形凸起,所述下固定筒的内圆周壁上沿周向均布多个与弧形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沿下固定筒径向等间距地布置多排。进一步,所述上固定筒的上端口边沿和下固定筒的下端口边沿上均设有U形缺口。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筒的外圆周壁上均布三个凸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当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配合时,第一滤板、第二滤板以及下固定筒内壁所形成的夹持空间能够容纳三维组织工程支架,该形成的夹持空间可实现对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限位,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沉入培养液时,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可抑制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漂浮,促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有效浸没在培养液中;2.本技术在使用时还可实现倒置放置的使用,在倒置使用时,可利用第二滤板形成对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限位作用,由于第二滤板位于下固定筒内侧、临近下固定筒下端口处,因此倒置后,会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在培养液中的位置相对升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在培养液中的位置,使用上更加灵活方便;3.本技术中在下固定筒的外圆周壁上均布三个凸耳,可利用三个凸耳适配孔板上的培养孔,促使下固定筒的外圆周壁距离培养孔的内壁保持一定间隙;同时在上固定筒的上端口边沿和下固定筒的下端口边沿上均设有U形缺口;这样在跟换培养液时可无需取出该固定器,可通过移液器在下固定筒的外圆周壁和培养孔的内壁的间隙中抽取或注入培养液,可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固定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下固定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上固定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上固定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固定筒;2-第一滤板;3-下固定筒;4-第二滤板;5-圆柱状凸起;6-U形挡板;7-长条形孔;8-档条;9-弧形凸起;10-凹槽;11-U形缺口;12-凸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包括: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其中,上固定筒1,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滤板2;上固定筒1的壁厚可控制在1mm~2mm,优选1mm,材质优选医用级聚碳酸脂,采用其他可用材质亦可;第一滤板2材质可以和上固定筒1所采用材质相同,第一滤板2为方孔网,孔形为正方形,边长可选择2mm,相邻孔间距可选择1mm,第一滤板2的厚度可控制在1mm;在上固定筒1的上端口边沿设有U形缺口11;所述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呈锥形;下固定筒3,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下固定筒3内侧、临近下固定筒3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滤板4;下固定筒3的壁厚可控制在1mm~2mm,优选1mm,材质优选医用级聚碳酸脂,采用其他可用材质亦可;第二滤板4材质可以和下固定筒3所采用材质相同,第二滤板4为方孔网,孔形为正方形,边长可选择2mm,相邻孔间距可选择1mm,第二滤板4的厚度可控制在1mm;下固定筒3的内圆直径略小于上固定筒1外圆直径;下固定筒3的下端口边沿上设有U形缺口11;所述下固定筒3的外圆周壁上均布三个凸耳12,凸耳12呈长条形板状;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可利用锥形的形状特点实现部分地嵌合在下固定筒3的上端口内侧,可实现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可拆卸地与下固定筒3的上端口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可置入孔板的培养孔中,下固定筒3的凸耳12可以匹配培养孔内壁;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配合后的高度是小于培养孔的深度,以便于盖上孔板盖;实际操作时,可先将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放入下固定筒3内,然后将上固定筒1插入下固定筒3内,在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利用锥形的形状特点嵌合在下固定筒3上端口后,可实现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的相对固定,此时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4和下固定筒3内壁构成一个容纳空间,可容纳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然后将该固定器置入孔板的培养孔内,可加入培养液,使培养液没过上固定筒1的上边沿;受到培养液的浮力作用以及第一滤板2的限位作用,可促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位于培养孔的临近中部位置处;在进行倒置操作使用时,其操作方式与前述使用方式相同,不同的是在放入培养孔时,使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整体倒置后再放入,这样在培养液的浮力作用以及第二滤板4的限位作用下能够使三维组织工程支架位于培养孔的偏上位置处,可以改变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在培养孔内的深度;当需要更换培养液时,可利用移液器从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与培养孔的间隙之间抽取或注入培养液,该间隙是在凸耳12作用下产生的,同时由于上固定筒1的上端口边沿和下固定筒3的下端口边沿上均设有U形缺口11,因此在该间隙抽取或注入培养液时,上固定筒1和下固定筒3内的液体可以顺畅的抽取或补入;在放入或取出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固定筒(1),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滤板(2);以及/n下固定筒(3),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下固定筒(3)内侧、临近下固定筒(3)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滤板(4);/n其中,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可拆卸地与下固定筒(3)的上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固定筒(1),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滤板(2);以及
下固定筒(3),其整体呈圆筒状,在下固定筒(3)内侧、临近下固定筒(3)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滤板(4);
其中,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可拆卸地与下固定筒(3)的上端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呈锥形,所述上固定筒(1)的下端口可部分地嵌合在下固定筒(3)的上端口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1)的外圆周壁上、临近上固定筒(1)下端口处均布三个圆柱状凸起(5),所述下固定筒(3)的内圆周壁上、临近下固定筒(3)上端口处设有三个与圆柱状凸起(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伟杨新乐甄平张洪徐雅洁王明张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