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兴丽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56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包括基壳、升降壳、电机、内螺纹管和保护壳,所述基壳底面位于内螺纹管下方的位置上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内圈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同内螺纹管连接,所述电机上插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上端设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上端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上插接有转杆二,所述升降壳两侧内壁上设有套接于转杆二的轴承二,所述转杆二上插接有均匀分布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后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齿条,所述齿条上端延伸至升降壳外部并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端设有均匀分布半球形的按摩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按摩效果好和高度可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术后病人需要卧床静养,以便能够快速恢复,但是病人在卧床不动时,身上血液难以得到流通,从而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经常性的按摩,保证了肌肉供氧,但是这对医护人员而言,工作强度很大,而目前医疗资源又很紧张,这显然是无法实现每个病人配备一个医护人员的,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现有技术的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使用固定的装置,无法调节高度,让患者去适应装置,而不是装置区适应患者,让患者感到很痛苦,同时现有技术采用一块按摩板,无法提供较好的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按摩效果好和高度可自由调节的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包括从外至内一次设有的基壳和升降壳,所述基壳和升降壳上端均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升降壳内部底面前端上设有电机,所述升降壳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管,所述基壳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配合内螺纹管使用的保护壳,所述基壳底面位于内螺纹管下方的位置上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内圈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同内螺纹管连接,所述电机上插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上端设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上端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上插接有转杆二,所述升降壳两侧内壁上设有套接于转杆二的轴承二,所述转杆二上插接有均匀分布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后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齿条,所述齿条上端延伸至升降壳外部并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端设有均匀分布半球形的按摩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按摩板,并且通过按摩板不同的升降规律来为患者恢复的部位进行按摩,提高了按摩的舒适度和效果,此外,本技术通过使用内螺纹管和螺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升降壳抬升,适应患者需要恢复部位的可承受高度,避免对患者产生痛苦。作为改进,所述螺杆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有十字转把。连接杆的作用是连接十字转把和螺杆,同时提高十字转把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进行升降壳高度的调整。作为改进,所述齿条下端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下端前后两侧设有卡板,所述升降壳底面设有配合延长杆和卡板使用的约束管。卡板的作用是避免由于齿轮过大导致齿条不断上升至一个过高的高度而无法下降,约束管的作用是避免齿条的晃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保证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作为改进,所述升降壳上端开口处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配合齿条使用的约束孔。密封板的作用是密封升降壳的开口,避免杂物等进入到升降壳内部,对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同时约束孔的作用是能够约束齿条的左右移动,避免左右晃动让装置结构脱离导致装置崩散。作为改进,所述基壳底面上设有摩擦力垫。摩擦力垫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装置产生滑动,对患者的健康恢复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1、基壳,2、升降壳,3、保护壳,4、螺杆,5、内螺纹管,6、轴承一,7、电机,8、转杆一,9、锥齿轮一,10、锥齿轮二,11、转杆二,12、轴承二,13、半齿轮,14、齿条,15、约束孔,16、按摩板,17、按摩垫,18、连接杆,19、十字转把,20、摩擦力垫,21、密封板,22、延长杆,23、约束管,24、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包括从外至内一次设有的基壳1和升降壳2,所述基壳1和升降壳2上端均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升降壳2内部底面前端上设有电机7,所述升降壳2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管5,所述基壳1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配合内螺纹管5使用的保护壳3,所述基壳1底面位于内螺纹管5下方的位置上设有轴承一6,所述轴承一6内圈插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同内螺纹管5连接,所述电机7上插接有转杆一8,所述转杆一8上端设有锥齿轮一9,所述锥齿轮一9上端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10,所述锥齿轮二10上插接有转杆二11,所述升降壳2两侧内壁上设有套接于转杆二11的轴承二12,所述转杆二11上插接有均匀分布的半齿轮13,所述半齿轮13后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齿条14,所述齿条14上端延伸至升降壳2外部并设有按摩板16,所述按摩板16上端设有均匀分布半球形的按摩垫17。所述螺杆4上端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上端设有十字转把19。所述齿条14下端设有延长杆22,所述延长杆22下端前后两侧设有卡板24,所述升降壳2底面设有配合延长杆22和卡板24使用的约束管23。所述升降壳2上端开口处设有密封板21,所述密封板21上设有配合齿条14使用的约束孔15。所述基壳1底面上设有摩擦力垫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通过设置在转杆二11上套接多个半齿轮13,半齿轮13控制与其啮合的多个齿条14的上升和下降,齿条14能够控制按摩板16的上升与下降,齿条14的高度两两之间不同,相隔的齿条14的高度相同,在控制时,第一根齿条14在上升的同时,第二根齿条14在下降,与此同时,第三根齿条14和第一根齿条14同步在上升,以此类推,实现不同点位不同时间对患者的恢复区域进行按摩,提高按摩效果和按摩的舒适度。本技术通过半齿轮13来进行控制齿条14,半齿轮13一半有齿一半没有齿,当半齿轮13有齿的一边转动和齿条14啮合是,将控制齿条14上升,当半齿轮13有齿条的一端转离齿条14时,齿条14就会因为没有半齿轮13齿的支撑而下降,实现齿条14的升降。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当整个装置放置到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下方,转动十字转把19将升降壳2的高度调整,进一步的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当高度调节至患者舒适的高度后即可停止调节,打开电机7,即可对患者进行按摩。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包括从外至内一次设有的基壳(1)和升降壳(2),所述基壳(1)和升降壳(2)上端均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升降壳(2)内部底面前端上设有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壳(2)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管(5),所述基壳(1)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配合内螺纹管(5)使用的保护壳(3),所述基壳(1)底面位于内螺纹管(5)下方的位置上设有轴承一(6),所述轴承一(6)内圈插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同内螺纹管(5)连接,所述电机(7)上插接有转杆一(8),所述转杆一(8)上端设有锥齿轮一(9),所述锥齿轮一(9)上端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10),所述锥齿轮二(10)上插接有转杆二(11),所述升降壳(2)两侧内壁上设有套接于转杆二(11)的轴承二(12),所述转杆二(11)上插接有均匀分布的半齿轮(13),所述半齿轮(13)后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齿条(14),所述齿条(14)上端延伸至升降壳(2)外部并设有按摩板(16),所述按摩板(16)上端设有均匀分布半球形的按摩垫(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包括从外至内一次设有的基壳(1)和升降壳(2),所述基壳(1)和升降壳(2)上端均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升降壳(2)内部底面前端上设有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壳(2)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内螺纹管(5),所述基壳(1)后端一侧边缘处设有配合内螺纹管(5)使用的保护壳(3),所述基壳(1)底面位于内螺纹管(5)下方的位置上设有轴承一(6),所述轴承一(6)内圈插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同内螺纹管(5)连接,所述电机(7)上插接有转杆一(8),所述转杆一(8)上端设有锥齿轮一(9),所述锥齿轮一(9)上端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10),所述锥齿轮二(10)上插接有转杆二(11),所述升降壳(2)两侧内壁上设有套接于转杆二(11)的轴承二(12),所述转杆二(11)上插接有均匀分布的半齿轮(13),所述半齿轮(13)后端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齿条(14),所述齿条(14)上端延伸至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丽
申请(专利权)人:赵兴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