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
本技术涉及健康医疗和信息
,特别是指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
技术介绍
1953年阿塞林斯基和克莱特曼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论文,奠定了睡眠医学的基础。睡眠可以消除身心疲劳,通常人们认为睡眠是一种休息。其实它的好处远不止积蓄能量这么简单。在睡眠期间,人体各脏器会合成一种能量物质以供活动时用;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部分内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也能使体力得以恢复。在睡眠状态下,脑细胞能量得到贮存,大脑耗氧量开始减少。醒后人的大脑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德国睡眠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好的睡眠质量还能增强创作灵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包括头舱以及座椅;其中,所述头舱固定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所述座椅的靠背与所述头舱之间形成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头舱以及座椅;其中,/n所述头舱固定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所述座椅的靠背与所述头舱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使用者身体上部的半封闭空间;所述座椅的坐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座椅的底座;所述座椅的坐板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腿部的腿部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监测和多种助眠功能的智能睡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头舱以及座椅;其中,
所述头舱固定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所述座椅的靠背与所述头舱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使用者身体上部的半封闭空间;所述座椅的坐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座椅的底座;所述座椅的坐板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腿部的腿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舱为部分球形结构且所述头舱与所述座椅通过转轴连接,使得所述头舱能够沿所述转轴从所述座椅靠背顶部的前侧旋转至所述座椅靠背顶部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靠背的背面设置有滑轨,所述头舱与所述座椅通过所述滑轨连接;所述头舱包括拼接而成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第一舱门、所述第二舱门能够沿相反方向通过所述滑轨移动至所述座椅靠背顶部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内部的主控模组以及与所述主控模组连接的头舱开闭装置、电源模组;所述头舱开闭装置与所述头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头舱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头舱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模组连接的阻力探测装置;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睡眠舱提供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上且与所述主控模组连接的体征监测组件,所述体征监测组件包括集成监测装置、体态监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集成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使用者额头上的弧形本体,所述弧形本体靠近使用者额头的一侧设置有黏贴带以及用于监测使用者的脑电、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的传感器阵列,所述弧形本体远离使用者额头的一侧设置有蓝牙通信组件;
所述体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座椅不同位置的传感器,用于监测使用者的身体姿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反馈助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征监测组件中检测到的体征信息,利用生物反馈助眠模块中预置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谱曲从而合成个性化音乐播放给使用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组连接的助眠组件,所述助眠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张希雅,贾利滨,赵晓辉,黄乔,金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深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