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海峰专利>正文

挠动式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6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挠动式按摩器,包括壳体、传动马达、挠动传动组件、按摩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按摩头,且所述按摩头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与所述传动马达连接,所述按摩头在所述传动马达的驱动下作挠动按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按摩效果,增加人体感知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挠动式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
,具体为挠动式按摩器。
技术介绍
按摩器通常是利用按摩部件使用者需要进行按摩的部位进行推拿、捶打、挠动、拨动等动作,以实现放松肌肉、舒缓神经、环节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改善亚健康等目的。目前,多数的按摩器只能对使用者的按摩部位进行推拿按摩,影响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按摩效果,增加人体感知舒适度的挠动式按摩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挠动式按摩器,包括壳体、传动马达、挠动传动组件、按摩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按摩头,且所述按摩头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与所述传动马达连接,所述按摩头在所述传动马达的驱动下作挠动按摩。进一步地:所述挠动传动组件包括挠动传动轴,所述挠动传动轴呈弯折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挠动传动轴的弯折处,所述挠动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截面呈U型的槽,所述槽与所述偏心结构配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偏心结构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与所述传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体上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槽内,并在所述槽内来回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轴套,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挠动传动轴的弯折处,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装在所述轴套内,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为空心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内设置有振动马达。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的外壁设置有加温片。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圆筒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L”型,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面,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周包覆有软质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通孔,将传动马达设置在壳体内,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和壳体的内壁连接,挠动传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按摩头,挠动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与传动马达连接,传动马达驱动挠动传动组件绕支撑组件摆动,挠动传动组件带动按摩头做挠动按摩,实现增加人体感知舒适度,提高按摩效果,结构简单,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和壳体的内壁连接,挠动传动组件绕支撑组件摆动,可提高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通孔,2-传动马达,3-挠动传动组件,31-挠动传动轴,32-槽,4-按摩头,5-支撑轴,51-轴套,52-安装座,6-偏心结构,61-轴体,62-偏心轴,7-振动马达,8-加温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挠动式按摩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传动马达2、挠动传动组件3、按摩头4,壳体1呈圆筒状结构,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呈“L”型,通孔11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上端面,通孔11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侧壁,传动马达2设置在壳体1内,挠动传动组件3通过支撑组件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挠动传动组件3的前端设置有按摩头4,且按摩头4从通孔11伸出壳体1外,挠动传动组件3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6与传动马达2连接,按摩头4在传动马达2的驱动下作挠动按摩。使用时,开启传动马达2,传动马达2驱动偏心结构6带动挠动传动组件3动作,从而带动按摩头4作挠动按摩,按摩过程中,挠动传动组件3绕支撑组件摆动,按摩头4在通孔11内并沿通孔11反复作挠动动作,作用在使用者需要进行按摩的部位上,从而增加人体感知舒适度,按摩效果好,结构简单。挠动传动组件3包括挠动传动轴31,挠动传动轴31呈弯折状,支撑组件设置在挠动传动轴31的弯折处,挠动传动轴31的后端设置有呈U型的槽32,槽32与偏心结构6配合传动,偏心结构6包括轴体61,轴体61与传动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轴体61上设置有偏心轴62,偏心轴62位于槽32内,并在槽32内来回移动,支撑组件包括支承轴5、轴套51,轴套51设置在挠动传动轴31的弯折处,支撑轴5通过轴承装在轴套51内,支撑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52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按摩过程中,传动马达2驱动轴体61转动,轴体61带动偏心轴62转动,偏心轴62在槽32内来回移动,偏心轴62在槽32内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偏心轴62分别与槽32的两槽壁接触驱动挠动传动轴31绕支撑轴5摆动,挠动传动轴31带动按摩头4在呈“L”型的通孔11内做挠动动作。按摩头4为空心结构,按摩头4内设置有振动马达7。按摩头4挠动按摩的同时开启振动马达7,通过振动马达7驱动按摩头4振动,对使用者的按摩部位进行深度按摩,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按摩头4的外壁设置有加温片8。通过加温片8对按摩头4进行加温,更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壳体1外周包覆有软质材料,软质材料为橡胶、硅胶或布料,通过在壳体1外周包覆软质材料,可提高使用者握持的手感舒适度。综上所述,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传动马达2,传动马达2通过偏心结构6与挠动传动轴31的后端连接,挠动传动轴31弯折处的轴套51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撑轴5上,支撑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52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挠动传动轴31的前端连接按摩头4,按摩头4从通孔11伸出壳体1外,按摩头4为空心结构,按摩头4内设置有振动马达7,按摩头4外壁设置有加温片8,利用传动马达2驱动偏心结构6转动,偏心结构6的偏心轴62与挠动传动轴31后端的槽32相互配合驱动挠动传动轴31绕支撑轴5摆动,挠动传动轴31带动按摩头4在呈“L”型的通孔11内挠动,实现挠动式按摩,提高按摩效果,增加人体感知舒适度,按摩头4在挠动的同时,利用振动马达7驱动按摩头4振动,使按摩头4振动,并利用加温片8对按摩头4进行加温,给使用者更佳的按摩效果。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挠动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动马达、挠动传动组件、按摩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按摩头,且所述按摩头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与所述传动马达连接,所述按摩头在所述传动马达的驱动下作挠动按摩。/n

【技术特征摘要】
1.挠动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动马达、挠动传动组件、按摩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挠动传动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按摩头,且所述按摩头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挠动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偏心结构与所述传动马达连接,所述按摩头在所述传动马达的驱动下作挠动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挠动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挠动传动组件包括挠动传动轴,所述挠动传动轴呈弯折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挠动传动轴的弯折处,所述挠动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截面呈U型的槽,所述槽与所述偏心结构配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挠动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结构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与所述传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体上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槽内,并在所述槽内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海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