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55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手术床两侧的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上均外套有锁紧器;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两个锁紧器本体的一端均设有锁紧杆,锁紧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术床卡钩形状相适应的凹槽,锁紧器本体与凹槽焊接,锁紧器本体与凹槽的连接部开有横孔,横孔内设有圆柱状顶销,顶销两端膨大并可在横孔内来回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3点固定,使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体位不易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术时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需要将病人摆放在一定的位式,这称为手术体位,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病人手术体位的要求:1.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2.对呼吸及循环影响最小,3.不应压迫或过度牵扯任何神经以防造成麻痹,4.不过度牵扯肌肉,以防造成损伤或手术后疼痛,5.符合手术要求,暴露良好,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6.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必须托垫稳妥。目前手术室常用的侧卧位体位固定方法是将病人置于侧卧位后腹侧用固定挡板支持耻骨联合、背侧用挡板固定骶尾部,形成前后两点夹持,使病人保持侧卧位体位。随着术中拉钩牵拉以及肢体被动活动等原因可使患者体位发生变化,出现前倾或后倾,由于患者全身被手术单覆盖,仅切口部位外露,术中这种体位改变不易被术者发现,特别对于一些对体位要求比较高的手术,如侧卧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者根据标准侧卧位体位为参照安放髋臼假体,若术中体位改变,将导致假体安装位置不佳,甚至导致术后脱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采用三点固定的方式使病人体位固定更加稳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手术床两侧的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上均外套有锁紧器;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锁紧器本体的一端设有锁紧杆,锁紧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术床卡钩形状相适应的凹槽,锁紧器本体与凹槽焊接,锁紧器本体与凹槽的连接部开有横孔,横孔内设有圆柱状顶销,顶销的两端膨大并可在横孔内来回活动。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前加紧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推杆a,每个横推杆a的一端设有皮革垫,两个横推杆a的一侧设有支撑杆a,锁紧器本体外套在支撑杆a上,两个横推杆a均与支撑杆a相互垂直,两个横推杆a均与支撑杆a通过夹持器a相连。上方的夹持器a与支撑杆a焊接,上方的夹持器a的一端设有锁紧杆,下方夹持器a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杆,横推杆a上标有刻度。后加紧装置包括横推杆b,横推杆b的一端固接皮革垫,横推杆b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b,锁紧器本体外套在支撑杆b上,横推杆b与支撑杆b通过夹持器b相连。夹持器b一侧设有开孔,开孔内设有可固定横推杆b的调节旋钮。锁紧器本体上设有与支撑杆a、支撑杆b配套的正六边形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采用前后2点固定,前侧顶住耻骨联合,后侧顶住骶骨后部,术中病员易发生身体前倾或后倾,使体位发生变化,导致术中假体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本技术采用3点固定,使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体位不易发生变化。采用皮革垫对病员进行支撑,皮革垫比较柔软,不会对病员造成伤害,此外通过夹持器对前后加紧装置的横推杆和支撑杆进行调节,可以适合所有病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的前加紧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前加紧装置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的后加紧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后加紧装置的夹持器b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前加紧装置、后加紧装置和手术床连接的截面图。图中,1.手术床,2.前加紧装置3.后加紧装置,4.锁紧器,4-1.锁紧器本体,4-2.凹槽,5.横推杆a,6.支撑杆a,7.夹持器a,8.横推杆b,9.支撑杆b,10.夹持器b,11.皮革垫,12.锁紧杆,13.顶销,14.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上均外套有锁紧器4,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通过锁紧器4与手术床1固接。如图1所示,前加紧装置2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推杆a5,每个横推杆a5的一端设有皮革垫11,两个横推杆a5的一侧设有支撑杆a6,两个横推杆a5均与支撑杆a6相互垂直,两个横推杆a5均与支撑杆a6通过夹持器a7相连,上方的夹持器a7与支撑杆a6焊接,其一端设有锁紧杆12,下方夹持器a7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杆12,锁紧杆12使得支撑杆a6可上下调节、横推杆a5可前后调节,横推杆a5上标有刻度,如图2所示,横推杆a5、支撑杆a6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夹持器a7上设有与横推杆a5、支撑杆a6正六边形配套的正六边形开孔,锁紧器4上设有与支撑杆a6正六边形配套的正六边形开孔。锁紧器4包括锁紧器本体4-1,锁紧器本体4-1外套在支撑杆a6和支撑杆b9上,锁紧器本体4-1的一端设有锁紧杆12,锁紧器本体4-1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术床1卡钩形状相适应的凹槽4-2,锁紧器本体4-1与凹槽4-2焊接,连接部开横孔,孔内设有圆柱状顶销13,其两端膨大并可在横孔内来回活动。锁紧器本体4-1上设有与支撑杆a6、支撑杆b9配套的正六边形开孔。如图3所示,后加紧装置3包括横推杆b8,横推杆b8的一端固接皮革垫11,横推杆b8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b9,横推杆b8与支撑杆b9通过夹持器b10相连,横推杆b8可通过夹持器b10前后调节,支撑杆b9可通过锁紧器4上下调节。支撑杆b9的截面为正六边形,锁紧器4上与支撑杆b9配套的为正六边形开孔,由图4所示,将夹持器b10的调节旋钮14旋开,横推杆b8可左右拉动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手术开始前,麻醉满意后将病员置于侧卧位,腋下、膝部之间垫软垫,将锁紧器4分别套在前加紧装置2的支撑杆a6、后加紧装置3的支撑杆b9上,如图5所示,将两个锁紧器4分别通过凹槽4-2与手术床1连接,通过调节支撑杆a6及支撑杆b9的高低,使2个横推杆a5的皮革垫11顶住病员的双侧髂前上棘,横推杆b8的皮革垫11顶住病员的骶骨后部,锁紧夹持器a7及夹持器b10,即可将病员固定于标准侧卧位,术中体位不易改变,以标准侧卧位体位为参照,利于假体的准确安装。传统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采用前后2点固定,前侧顶住耻骨联合,后侧顶住骶骨后部,术中病员易发生身体前倾或后倾,使体位发生变化,导致术中假体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采用3点固定,使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体位不易发生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在手术床(1)两侧的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上均外套有锁紧器(4);/n所述锁紧器(4)包括锁紧器本体(4-1),两个锁紧器本体(4-1)的一端均设有锁紧杆(12),锁紧器本体(4-1)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术床(1)卡钩形状相适应的凹槽(4-2),锁紧器本体(4-1)与凹槽(4-2)焊接,锁紧器本体(4-1)与凹槽(4-2)的连接部开有横孔,所述横孔内设有圆柱状顶销(13),顶销(13)两端膨大并可在所述横孔内来回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在手术床(1)两侧的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前加紧装置(2)和后加紧装置(3)上均外套有锁紧器(4);
所述锁紧器(4)包括锁紧器本体(4-1),两个锁紧器本体(4-1)的一端均设有锁紧杆(12),锁紧器本体(4-1)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术床(1)卡钩形状相适应的凹槽(4-2),锁紧器本体(4-1)与凹槽(4-2)焊接,锁紧器本体(4-1)与凹槽(4-2)的连接部开有横孔,所述横孔内设有圆柱状顶销(13),顶销(13)两端膨大并可在所述横孔内来回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紧装置(2)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推杆a(5),每个所述横推杆a(5)的一端设有皮革垫(11),两个横推杆a(5)的一侧设有支撑杆a(6),所述锁紧器本体(4-1)外套在支撑杆a(6)上,两个横推杆a(5)均与支撑杆a(6)相互垂直,两个横推杆a(5)均与支撑杆a(6)通过夹持器a(7)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俞涛白东昱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