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远程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
技术介绍
医疗诊断空间是用于对病人进行病情诊断的场所,一般包括传统医疗诊室、负压医疗诊室、负压急救医疗车。现有国内普遍医疗机构的医疗诊断空间,由于并不是针对突发性流行疾病所设计,故在面对传染性较强的流行性疾病或病毒类疾病的时候,无法有效隔离病患(传染源)并对医疗工作者进行有效保护。目前来说,传统的医疗诊断空间往往存在病患人员集聚度较高、消毒不及时等实际问题,很容易产生交叉感染。而专业的传染病防治类诊室一般均为大型医疗机构所有,建设成本巨大,且不具备快速部署能力,一旦突发大规模流行疾病,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激增的医疗需求;在发生突发性群体传染疾病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符合流行传播性疾病所需的负压隔离诊疗空间。并且,传统的医疗诊断空间尚不能够使医疗数据与疾病控制中心的云端数据共享,使得有些高传染性疑似病例由于缺乏专家组诊断而被误诊,不利于对疾病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具有能够快速部署并且有效降低误诊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式舱体和设置在可移动式舱体内的可移动式病床,所述可移动式舱体为箱式结构;所述可移动式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可移动式病床以及人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式舱体(1)和设置在可移动式舱体(1)内的可移动式病床(2),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为箱式结构;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可移动式病床(2)以及人员进出的复合双舱门(11),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内设置有使可移动式舱体(1)内保持空气流动并形成负压的送风净化装置和排风净化装置;/n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病人进行诊疗的诊疗系统(3)以及与诊疗系统(3)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传输系统(4),所述数据通讯传输系统(4)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归属地医护人员医疗诊断平台(5)通讯连接,所述归属地医护人员医疗诊断平台(5)与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平台(51)通讯连接,所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平台(51)与疾控中心云端系统(52)通讯连接;所述送风净化装置为带防病毒滤芯的医疗空气净化器(6),所述医疗空气净化器(6)设置为内吸外排式;所述排风净化装置为进口端与医疗空气净化器(6)的出风口连接且带独立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的消毒风道(61),所述消毒风道(61)的出口端伸出到舱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式舱体(1)和设置在可移动式舱体(1)内的可移动式病床(2),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为箱式结构;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可移动式病床(2)以及人员进出的复合双舱门(11),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内设置有使可移动式舱体(1)内保持空气流动并形成负压的送风净化装置和排风净化装置;
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病人进行诊疗的诊疗系统(3)以及与诊疗系统(3)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传输系统(4),所述数据通讯传输系统(4)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归属地医护人员医疗诊断平台(5)通讯连接,所述归属地医护人员医疗诊断平台(5)与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平台(51)通讯连接,所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平台(51)与疾控中心云端系统(52)通讯连接;所述送风净化装置为带防病毒滤芯的医疗空气净化器(6),所述医疗空气净化器(6)设置为内吸外排式;所述排风净化装置为进口端与医疗空气净化器(6)的出风口连接且带独立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的消毒风道(61),所述消毒风道(61)的出口端伸出到舱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系统(3)包括专用医疗设备(31)、氧气终端(32)、氧气吸引终端(33)和双向可视语音对讲系统(34),所述专用医疗设备(31)为心电监护仪、床边X光机、多功能呼吸机、B超机、起搏器、输液泵、超声雾化吸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诊断的负压隔离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呈长方体状且其宽度小于或等于2300mm,所述可移动式舱体(1)的底端分布有至少三个脚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部署并组网实现远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