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莉专利>正文

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06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涉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包括腰部绑件和腿部绑件,所述腰部绑件和腿部绑件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位于第二安装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均通过紧固螺钉分别安装在两个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底部设有第一圆盘,且第一圆盘位于第一安装框的正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圆盘、止位钉、弧形杆、凸起和内螺纹管,解决了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在进行调节时需要采用螺丝刀将螺丝拆卸下来进行调节,螺丝不仅容易丢失而且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具
,具体为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
技术介绍
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症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摩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除有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尚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对该部位进行防护,以便患者康复。现有技术中,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在进行调节时需要采用螺丝刀将螺丝拆卸下来进行调节,调节之后又需用螺丝刀将螺丝安上,螺丝不仅容易丢失而且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以解决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在进行调节时需要采用螺丝刀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包括腰部绑件(1)和腿部绑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绑件(1)和腿部绑件(2)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框(4)和第二安装框(5),所述第一安装框(4)位于第二安装框(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框(4)和第二安装框(5)均通过紧固螺钉(6)分别安装在两个凹槽(3)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框(4)的底部设有第一圆盘(7),且第一圆盘(7)位于第一安装框(4)的正面,所述第一圆盘(7)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第二安装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9),且第二圆盘(9)位于固定板(8)的左侧,所述第一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用具,包括腰部绑件(1)和腿部绑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绑件(1)和腿部绑件(2)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框(4)和第二安装框(5),所述第一安装框(4)位于第二安装框(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框(4)和第二安装框(5)均通过紧固螺钉(6)分别安装在两个凹槽(3)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框(4)的底部设有第一圆盘(7),且第一圆盘(7)位于第一安装框(4)的正面,所述第一圆盘(7)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第二安装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9),且第二圆盘(9)位于固定板(8)的左侧,所述第一圆盘(7)和第一安装框(4)、第二圆盘(9)和固定板(8)分别通过一组螺栓组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7)和第二圆盘(9)的表面均开设有弧形槽(11),所述第一安装框(4)的正面和固定板(8)的左侧均设有止位钉(12),所述止位钉(12)的表面与弧形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槽(11)内壁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内壁与弧形杆(1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槽(13)内壁远离螺栓组件(10)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15),所述弧形杆(14)远离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莉
申请(专利权)人:谭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