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38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前侧开口的箱体和可视的门体,该箱体中设置有内胆,而上述门体能盖合在该箱体的开口上,所述箱体中于上述内胆的下方设置有具风机和加热装置的热风通道,上述门体的内门板的前侧具有通风夹层,且该通风夹层的下端具有通风进口,该通风进口与上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制烹饪设备中设置有热风通道,该热风通道的出风口与门体的通风夹层通过通风口相流体连通,这样热风通道中的热风能通过通风口进入通风夹层中,从而能适当增加内门板的温度,消除内门板与内胆内腔之间的温差,从而避免内门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方便用户通过可视的门体观察内胆中食物的烹饪情况,提升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电蒸箱等蒸制烹饪设备一般在门体上设置有观察窗,以便于用户观察内胆中食物的烹饪状态,例如专利号为ZL201720130899.8(授权公告号为CN20702391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家用蒸汽炉结构。然而,在烹饪时,由于门体内玻璃的内表面上水汽过大,从而导致用户无法清晰地观察内胆中的烹饪情况。此外,电蒸箱外排的蒸汽冷凝后冷凝水会滴落在门体或地面上,烹饪结束后打开门体时,门体内玻璃上的冷凝水也会向下流淌,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会导致橱柜潮湿而腐蚀,并且水滴滴落在厨房地面上而导致地面潮湿,存在着用户滑倒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门体内表面形成水汽的蒸制烹饪设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烹饪结束开门时冷凝水滴落的蒸制烹饪设备。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前侧开口的箱体和可视的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前侧开口的箱体(1)和可视的门体(2),该箱体(1)中设置有内胆(10),而上述门体(2)能盖合在该箱体(1)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于上述内胆(10)的下方设置有具风机(5)和加热装置(4)的热风通道(3),上述门体(2)的内门板(22)的前侧具有通风夹层(20),且该通风夹层(20)的下端具有通风进口(201),该通风进口(201)与上述热风通道(3)的出风口(302)相流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前侧开口的箱体(1)和可视的门体(2),该箱体(1)中设置有内胆(10),而上述门体(2)能盖合在该箱体(1)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于上述内胆(10)的下方设置有具风机(5)和加热装置(4)的热风通道(3),上述门体(2)的内门板(22)的前侧具有通风夹层(20),且该通风夹层(20)的下端具有通风进口(201),该通风进口(201)与上述热风通道(3)的出风口(302)相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进口(201)沿通风夹层(20)下端的长度方向开设在中部,该通风进口(201)与上述热风通道(3)的出风口(302)前后正对并邻设,
上述通风夹层(20)的上端封闭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的导流面(6),而通风夹层(20)的下端于上述通风进口(2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风出口(202),各通风出口(202)分别与各导流面(6)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面(6)分别设置在通风夹层(20)上端的左右转角处,且各导流面(6)均为朝上凸起的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进口(201)中延其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华王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