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3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包括杯体、杯盖,杯体包括第一杯体、第二杯体,第一杯体一端上设有第一杯口,第二杯体套设在第一杯体外部且第二杯体一端与第一杯口端部连接,第二杯体另一端设有第二杯口,杯盖包括第一杯盖、第二杯盖,第一杯盖、第二杯盖分别与第一杯口、第二杯口连接,第一杯体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二杯体与第一杯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为保温容纳空间。使用者能够分别从第一杯口、第二杯口倒出不同温度的液体混合至适合直接饮用的温度,解决传统保温容器存储液体易出现温度不适宜饮用的问题,并且将第一杯体、第二杯体连接构成一体式结构提升了产品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技术介绍
保温容器一般由不锈钢或者陶瓷制成,并在其上设置真空隔热层,通过真空隔热层延缓容器内部液体与外界温度热量交换,以达到保温目的。现有的保温容器仅能够存储相同温度的液体,在饮用时经常出现存储液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适宜直接饮用的情况,需要对此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容器仅能够存储相同温度的液体,在饮用时经常出现存储液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适宜直接饮用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包括杯体、杯盖,所述杯体包括第一杯体、第二杯体,所述第一杯体一端上设有第一杯口,所述第二杯体套设在第一杯体外部且第二杯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杯口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杯体另一端设有第二杯口,所述杯盖包括第一杯盖、第二杯盖,所述第一杯盖、第二杯盖分别与所述第一杯口、第二杯口连接,所述第一杯体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杯体与第一杯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为保温容纳空间。将第一杯体、第二杯体配合形成一个两端设置开口且其内部分隔的容器,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与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具有保温效果能够防止液体热量流失,第二容纳空间能够存储常温液体,第一杯盖与第二杯盖能够分别密封第一容纳空间与第二容纳空间,使用者能够分别从第一杯口、第二杯口倒出不同温度的液体混合至适合直接饮用的温度,解决传统保温容器存储液体易出现温度不适宜饮用的问题,并且将第一杯体、第二杯体连接构成一体式结构提升了产品的便捷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第一杯体包括内胆、外胆,所述外胆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内胆外表面上,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间形成真空隔热层。内胆用于容纳液体,外胆与内胆配合形成真空隔热层进一步提升产品内第一杯体的保温性能。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外胆肩部设有焊接平台,所述第二杯体上端部焊接在所述焊接平台上。焊接平台设置在外胆肩部用于提供第二杯体焊接位置,使第二杯体与外胆的连接更加牢固,并且具有提升产品美观度的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外胆底部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处设置有无铅焊剂。真空孔用于第一杯体的抽真空步骤,真空孔设置在外胆底部便于抽真空工作的操作,更好的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无铅焊剂用于密封真空孔能够使真空隔热层具有更好的效果,且避免了重金属铅的使用,更加健康环保。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外胆底部设置有纳米陶瓷涂层或特氟龙涂层。纳米陶瓷涂层和特氟龙材料能够防止液体侵蚀外胆,起到保护外胆表面和无铅焊剂不被液体侵蚀的作用,使本产品能够容纳碳酸饮料、茶等弱酸弱碱性饮料。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外胆上设有外胆底,所述外胆底焊接在所述外胆底部。外胆底能够进一步保护完成抽真空步骤后真空孔处的无铅焊剂不被杯内存储的液体侵蚀。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所述第一杯口与所述第一杯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杯口与所述第二杯盖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使第一杯口与第一杯盖、第二杯口与第二杯盖间的连接更紧密,且便于消费者打开。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杯盖与第一杯口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杯盖与第二杯口间的间隙。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起到进一步密封第一杯盖与第一杯口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杯盖与第二杯口间的间隙的作用,提升本产品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设置外胆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置外胆底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包括杯体、杯盖,所述杯体包括第一杯体3、第二杯体4,所述第一杯体3一端上设有第一杯口32,所述第二杯体4套设在第一杯体3外部且第二杯体4一端与所述第一杯口32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杯体4另一端设有第二杯口42,所述杯盖包括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所述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分别与所述第一杯口32、第二杯口42连接,所述第一杯体3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31,所述第二杯体4与第一杯体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4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1为保温容纳空间。当消费者使用本产品盛装液体并携带时,首先转动并打开第一杯盖1,将需要保温的液体加入第一容纳空间31内,盖上第一杯盖1。然后倒置本产品并转动打开第二杯盖6,将常温液体加入第二容纳空间41内,盖上第二杯盖6。需要饮用时,消费者能够分别从第一容纳空间31、第二容纳空间41内倒出不同温度的液体调和至适合直接饮用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杯体3包括内胆33、外胆34,所述外胆34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内胆33外表面上,所述内胆33与所述外胆34间形成真空隔热层35。作为优选,所述外胆34肩部设有焊接平台36,所述第二杯体4上端部焊接在所述焊接平台36上。作为优选,所述外胆34底部设有真空孔37,所述真空孔37处设置有无铅焊剂。作为优选,所述外胆34底部设置有纳米陶瓷涂层或特氟龙涂层。作为优选,所述外胆34上设有外胆底38,所述外胆底38焊接在所述外胆34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杯口32与所述第一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杯口42与所述第二杯盖6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所述第一杯盖1与第一杯口32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5密封所述第二杯盖6与第二杯口42间的间隙。生产加工本产品时,首先将加工成型的内胆33与外胆34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杯体3,然后从真空孔37位置对第一杯体3进行抽真空步骤,并使用无铅焊剂将完成抽真空步骤的第一杯体3从真空孔37处进行密封,然后用纳米陶瓷或特氟龙填涂在外胆34底部或者将外胆底38焊接在外胆34底部对真空孔37位置的无铅焊剂进行保护,最后取加工成型的第二杯体4,将第二杯体4一端焊接在外胆34肩部的焊接平台36上。完成本产品的焊接工作后,取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分别旋紧在第一杯口32、第二杯口42上。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包括杯体、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第一杯体(3)、第二杯体(4),所述第一杯体(3)一端上设有第一杯口(32),所述第二杯体(4)套设在第一杯体(3)外部且第二杯体(4)一端与所述第一杯口(32)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杯体(4)另一端设有第二杯口(42),所述杯盖包括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所述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分别与所述第一杯口(32)、第二杯口(42)连接,所述第一杯体(3)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31),所述第二杯体(4)与第一杯体(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4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1)为保温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包括杯体、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第一杯体(3)、第二杯体(4),所述第一杯体(3)一端上设有第一杯口(32),所述第二杯体(4)套设在第一杯体(3)外部且第二杯体(4)一端与所述第一杯口(32)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杯体(4)另一端设有第二杯口(42),所述杯盖包括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所述第一杯盖(1)、第二杯盖(6)分别与所述第一杯口(32)、第二杯口(42)连接,所述第一杯体(3)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31),所述第二杯体(4)与第一杯体(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4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1)为保温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3)包括内胆(33)、外胆(34),所述外胆(34)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内胆(33)外表面上,所述内胆(33)与所述外胆(34)间形成真空隔热层(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34)肩部设有焊接平台(36),所述第二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利应国刚胡寿仁胡杨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